第24章 《農夫》譯者附記(2 / 2)

加入書籤

他初期的作品中。有名的是《外省故事》,專寫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前的俄國社會的缺點;這《飢饉》,卻是後期作品《某市的歷史》之一,描寫的是改革以後的情狀,從日本新潮社《海外文學新選》第二十編八杉貞利譯的《請願人》裡重譯出來的,但作者的鋒利的筆尖,深刻的觀察,卻還可以窺見。後來波蘭作家顯克微支的《炭畫》,還頗與這一篇的命意有類似之處;十九世紀末他本國的阿爾誌跋綏夫的短篇小說,也有結構極其相近的東西,但其中的百姓,卻已經不是「古爾波夫」市民那樣的人物了。

《戀歌》譯者附記

羅馬尼亞的文學的發展,不過在本世紀的初頭,但不單是韻文,連散文也有大進步。本篇的作者索陀威奴(hail sadoveanu)便是住在不加勒斯多(bukharest)的寫散文的好手。他的作品,雖然常常有美麗迷人的描寫,但據懷乾特(gweigand)教授說,卻並非幻想的出產,到是取之於實際生活的。例如這一篇《戀歌》,題目雖然頗像有些羅曼的,但前世紀的羅馬尼亞的大森林的景色,地主和農奴的生活情形,卻實在寫得歷歷如繪。

可惜我不明白他的生平事跡;僅知道他生於巴斯凱尼(ascani),曾在法爾諦舍尼和約希(faliticene und jassy)進過學校,是二十世紀初最好的作家。他的最成熟的作品中,有寫穆爾陶(ldau)的鄉村生活的《古潑來枯的客棧》(crils lui s recu,1905)有寫戰爭,兵丁和囚徒生活的《科波拉司喬治回憶記》(antirile cararului ghe-hita,1906)和《陣中故事》(ovestiri din razboiu,1905);也有長篇。但被別國譯出的,卻似乎很少。

現在這一篇是從作者同國的波爾希亞(eleonora borcia)女士的德譯本選集裡重譯出來的,原是大部的《故事集》(o-vestiri,1904)中之一。這選集的名字,就叫《戀歌及其他》(das liebeslied und andere erzalhlungen)是《萊克蘭世界文庫》(recs universal-bibliothek)的第五千零四十四號。

《村婦》譯者附記

在巴爾乾諸小國的作家之中,伊凡·伐佐夫(ivan va^zov,1850—1921)對於中國讀者恐怕要算是最不生疏的一個名字了。大約十多年前,已經介紹過他的作品;一九三一年頃,孫用先生還譯印過一本他的短篇小說集:《過嶺記》,收在中華書局的《新文藝叢書》中。那上麵就有《關於保加利亞文學》和《關於伐佐夫》兩篇文章,所以現在已經無須贅說。

《村婦》這一個短篇,原名《保加利亞婦女》,是從《萊克蘭世界文庫》的第五千零五十九號薩典斯加(rya jonas von szatanska)女士所譯的選集裡重譯出來的。選集即名《保加利亞婦女及別的小說》,這是第一篇,寫的是他那國度裡的村婦的典型:迷信,固執,然而健壯,勇敢;以及她的心目中的革命,為民族,為信仰。所以這一篇的題目,還是原題來得確切,現在改成「熟」而不「信」,其實是不足為法的;我譯完之後,想了一想,又覺得先前的過於自作聰明了。原作者在結末處,用「好事」來打擊禱告,大約是對於他本國讀者的指點。

我以為無須我再來說明,這時的保加利亞是在土耳其的壓製之下。這一篇小說雖然簡單,卻寫得很分明,裡麵的地方,人物,也都是真的。固然已經是六十年前事,但我相信,它也還很有動人之力。

七 詩歌

《跳蚤》譯者附記

guilu aollinaire 是一八八○年十月生於羅馬的一個私生兒,不久,他母親便帶他住在法國。少時學於摩那柯學校,是幻想家;在聖查理中學時,已有創作,年二十,就編新聞。從此放浪酒家,鼓吹文藝,結交許多詩人,對於立體派大畫家ablo icasso則發表了世界中最初的研究。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盧佛爾博物館失竊了名畫,以嫌疑被捕入獄的就是他,但終於釋放了。歐洲大戰起,他去從軍,在壕塹中,炮彈的破片來釘在他頭顱上,於是入病院。愈後結婚,家庭是歡樂的。但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因肺炎死在巴黎了,是《休戰條約》成立的前三日。

他善畫,能詩。譯在這裡的是「le bestiaire」(《禽蟲吟》)一名「cortége d』orhee」(《阿爾斐的護從》)中的一篇;並載raoul dufy的木刻。

《坦波林之歌》譯者附記

作者原是一個少年少女雜誌的插畫的畫家,但隻是少年少女的讀者,卻又非他所滿足,曾說:「我是愛畫美的事物的畫家,描寫成人的男女,到現在為止,並不很喜歡。因此我在少女雜誌上,畫了許多畫。那是因為心裡想,讀者的純真,以及對於畫,對於美的理解力,都較別種雜誌的讀者銳敏的緣故。」但到一九二五年,他為想脫離那時為止的境界,往歐洲遊學去了。印行的作品有《虹兒畫譜》五輯,《我的畫集》二本,《我的詩畫集》一本,《夢跡》一本,這一篇,即出畫譜第二輯《悲涼的微笑》中。

坦波林(taourine)是輪上蒙革,周圍加上鈴鐺似的東西,可打可搖的樂器,在西班牙和南法,用於跳舞的伴奏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 魯迅的故家 西廂記 夢魘都市:我竟能吸收怪異能力 不正常玄幻 我隻想安靜地當一個禦獸師 快穿當大佬拿了受氣包劇本 喜歡你喜歡我的樣子 神醫毒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