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扒田(1月份月票250加)(1 / 2)

加入書籤

大軍進入豫州汝南郡起,天空便陰沉沉的,一連幾天都不見太陽。

臨近揚州廬江郡邊界,老天時不時的灑下一場瓢潑大雨,有時伴隨雷電交加。此番情況之下,大軍行路開始變得艱難。

最初,有山靠山,有林靠林,到後來,就算大雨半天不停歇,隊伍依舊要冒雨前行。

為了能預期抵達目的地,班茁葭下了嚴令,除了少數受傷或者生病的將士能沿途歇一歇,其餘人一刻也不得停歇。

好幾次,隊伍一走便是一整天,好不容易到了啃乾糧的時間,也是邊走邊啃,隻是速度稍微放慢一點。

啃乾糧,喝冷水,臥山林,冒雨前行,幾百裡走下來,將士們怎麼做,殷不離便怎麼做,莫說叫苦,即使不慎落馬,扭傷了腳,腿上擦破一大塊皮,血絲兒斑駁,也愣是一聲沒吭。

班茁葭一路不解,一個弱女子,何苦把自己逼到這般境地!

他已經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其提行軍中最好的條件,奈何,大軍要冒雨前行,再好的條件在雨中都是白搭。

大軍離開昊京第七日,終於抵達揚州地界——廬江郡。

進入館驛,班茁葭與其左右副將連忙打開堪輿圖,把廬江郡地勢扌莫了個清楚。

西高東低,東有大江支流,更有臨江湖。於是班茁葭等人斷定,廬江郡受災情況應該不是很嚴重。

然而前去偵察實況的兵士帶回消息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廬江郡內澇十分嚴重,三日前已有百姓失去家園,成群結隊朝北逃荒。

逃荒的隊伍班茁葭等人也見了,不過他們都以為是其他郡縣的,沒想到實際情況竟然這般出人意料。

而內澇嚴重的原因,既是天災,更是人禍。

按理說,廬江郡地勢,以大江支流為界,西高東低,被淹的房屋,田地該是東邊兒居多。

事實卻是,西邊房舍農田基本被淹,東邊千頃良田安然無恙。

「這是為何?」一瘸一拐進門的殷不離聽見這樣的奇聞,搶先道。

斥候回道:「因為大江支流西側大都是佃農與平民的田,東側是大豪俠謝昌的田。因東側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謝家自前朝起便在東側屯田,迄今已有兩千多頃,橫跨六個縣。」

「因地勢低窪,謝家平日就將臨江一側的田埂堆的高高,常有加固。去歲秦尚書沿途修大江渠開始,謝家也開始加固自家田埂,如今更是高於大江支流數米,如此一來,支流水勢高漲蔓延,淹的便是東側農田了。」

「官府就不管嗎?」殷不離冷道:「因一人而損萬民,廬江郡守竟算不清這筆賬?」

斥候回:「廬江郡守想管而不敢管,這謝家在前朝便是官宦世家,後來官場失勢,舉家南遷這廬江郡,從此屯田開鋪,迄今乃江南首屈一指的富貴豪強世家,無人敢惹。據說,廬江郡守數次前往謝家試圖為民爭利,謝昌始終避而不見。」

「謝家理由也充分,與田加固之事,是他們家數代人傳統,又不是大雨之後為保農田突然加固的,而今憑什麼要扒他家的良田救民田?」

班茁葭等人聽完,陷入長久沉默中。

此事棘手,他需得與廬江郡守甚至揚州牧見麵之後才能有定論。

實在不行,還得上報陛下。

殷不離卻冷笑:「一派胡言!若真的隻是護自家田,至多把田埂加高至與大江支流一般高度,為何又平白無故高出江麵數米?還不是為了將水勢全都推到民田上?」

事實的確如此,班茁葭糾結的是,接下來如何安排。

殷不離直言:「還請將軍派兵前往謝家田埂,將那毀民的高埂給扒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平安茶館 婚謀入骨 神話三國:我能夠進化詞條 今天大佬和我結婚了 為什麼血族少女會在這兒 我能復製所有生物的能力 重生大佬種田開掛養萌娃 爹地,不許跟我搶媽咪 從編織噩夢開始 三國:開局領取北伐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