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綴術衍道,混元為宗(2 / 2)

加入書籤

「是漢江。」

「誇父不但在測量日影,他還在測繪一路來的地理,也正是先人的不斷測繪記錄,我們才有山海經傳下來。」

「他測繪完漢江的形狀之後,在夜裡思索天文規律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了銀河。」

「那銀河的形狀,竟與漢江如此相似。」

「所以,將其取名為漢江。」

「何為漢?」

「我們為何是漢族,不是秦族?不是周族?因為維天有漢!星漢燦爛,這才是我們漢族!」

「天垂象,聖人則之,定漢之名。」

「且以圭表測影畫出一年四季的日影長度,得太極圖,確定二分二至,定了四時稼獵,誇父乃中國之父,因而以父名之。」

「何為中國?」

「中央之國,燧明之國也。」(「中」字的甲骨文就是圭表測影的象形字,中國既是指中央之國,也是指懂得天道的國家,所以我們稱天朝實際上並非是自大。)

「先燧人氏觀測大火星,定『年』而有歷,有開天之功。」

「故燧人氏被尊為天皇,有燧明國,誇父乃燧明國人,因誇父逐日得四季歷法,燧明國成為中央之國,直至伏羲繼承燧明、華胥二國,為天下共主,號為中華。」

「有羲皇一畫開天,衍太極,出五行,定八卦。」

「從此大道定矣。」

張執象震撼怔然,原來,中華、漢族,竟是這麼來的。

要學道,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是從來哪裡而來,要明白我們的文明發展到今天這一步,是怎麼演化的,陰陽、五行、八卦,都是怎麼得來的。

讓張執象消化了一下,老天師便指著天空的北鬥說道。

「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觀天必先觀北鬥。」

「北鬥為指針,周天為表盤,有二十八刻度。」

「分別為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胄、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你看。」

「鬥柄如今正指向的方向,那裡便是北方玄武,正好在虛、女之間。」

「冬至一陽來復是什麼時候?是子時,對應的星宿是危、虛、女,過了子時便是醜時,對應的星宿是牛、鬥。」

「我們常說氣沖鬥牛,形容劍氣淩冽,因為這個時候天地之間寒氣最盛,當鬥柄轉過鬥宿的時候。」

「鬥柄回寅,大地回春,此時……正是一年之首,春節。」

「你看……」

「至龍尾而起,左旋而上,青龍屬木,春天,朱雀屬火,夏天,白虎屬於金,秋天,玄武屬水,冬天。」

老天師說到這裡停了下,張執象呢喃著「木火金水」,五行,怎麼少了一個?

四季,五行。

不配啊……

「師兄,即便中央屬土,可為何其餘四行都有季節,而土沒有?」在張執象的概念當中,土應該是五行當中最重要的才是,不應該如此。

老天師含笑撫須,說道:「原本是有的,現在沒有了。」

「上古之時,以十月為歷,一年分為五季,春、夏、長夏、秋、冬,長夏便是土,你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便是按照五季順序而來。」

上古居然是十月歷?

張執象有點懵,這搞不清上古史,都學不會道法啊。

「可為什麼還是變成了四季呢?」

他不是抬槓,他是真不明白,四季的氣候所對應的意象都很貼切,一年當中沒有什麼情況可以用來對應土才對。

他才這麼想,老天師就做出了解答。

「兩季,四季,五季,都是歸納劃分的。」

「最早隻有陰陽兩季,後來根據雨雪、生長、酷暑、乾旱、戰爭,劃分了水、木、火、土、金五季,再後來,就根據四時氣象,定了大地回春為歲首,便有了春夏長夏秋冬。」

「何為長夏?長在夏中。」

「說是五季,其實隻是四季,長夏本身還是夏,隻因為火為土母,所以火最盛的那一段時間,規劃為了土季,實際上,土居中方,早已化入四季,木、火、金、水,五行何曾絕對?不過是天地之間,此時節下,以某氣主之罷了。」

「土合四季,四季便是五行。」

「懂了嗎?」

老天師雖然有些奇怪自家師弟對於「細分」的執著,但也能夠理解,認為隻是聰明用錯了方向,所以很有耐心的在教導張執象。

要告訴他,萬事萬物不是絕對的。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聖人化陰陽為五行,卻不是讓五行孤立的,即便水火相克,但也水中有火,火中有水……

混元,才是內算的核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從塔羅開始的漫威反英雄 和親愛的魏先生撒個嬌 宿主今天也在努力續命 搶親女帝之後,她比我還強盜 美漫裡的小蝙蝠 鬥羅之我在武魂殿升職加薪 最後的邪祟留給我 物價貶值十億倍,我成了神豪 青梅的同校竹馬 穿書後是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