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有無之法,大道愈明(1 / 2)

加入書籤

張執象在趕往滿刺加,但並非是以肉身。

他飛到欽天監便已落地,倒不是真氣不夠飛不到滿刺加去,而是太慢了,邪神肆虐,每一刻鍾都有大量百姓傷亡,他沒有時間禦劍飛行。

但,陽神過去也是一樣的。

陽神淩空一瞬百裡,而他自己則談笑自如,在欽天監與嘉靖談論著玄黃大典的編撰,還有滿刺加的凶獸。

「你不是說,未到元嬰,陽神本質是陰神嗎?」

「為何還能行動自如?」

嘉靖可是老修行了,深知陽神、陰神,其實都是元神,如果是元嬰的真陽神的話,離體之後能夠自主行動,那是合理的。

而尚未跨入元嬰階段,元神就是元神。

無論陰神也好,陽神也罷,離開了身體,身體應該無法行動才對……

「算不得什麼神通手段,回光一境,但凡有見性的修為,都能做到這等地步,等陛下結丹以後,也可如此。」

嘉靖在始皇帝代政的時候,完成了築基。

如今倒也可以使一些出陰神的法門,但要超前,將陰神變為陽神,起碼得結丹修行才可,結丹之前,真氣離體幾乎是不可控的,是做不到「散則成氣,聚則成形」的。

至於「回光」一境。

嘉靖作為皇帝,作為這場變革的主導者之一,在揚州的時候,便已經見性了。

皇帝是最不適合修行的人,那是因為原來隻有「九境」,可如今有「十境」,隻要這位皇帝願意去做聖王,有相應的功績,他其實就是最好修行的人。

能夠獲取南北戰爭的勝利,並且還政於民。

等嘉靖退位的時候,回光修為就可以到達「見性」的大圓滿了。

此後修行,受益無窮。

「回光一境,你在金華上分了三段,見性明明也有區別,為何不做區分?」光明境的確不用做區分,可見性還是有差別的,嘉靖認為應該分得更仔細一些才對。

「見天下性,方見己性。」

「如此一句而已,無非是見天下性的程度深淺罷了,隻有量的區別,並無質的區別。」

「莊子在《大宗師》裡麵有做境界的劃分,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攖寧。」

「入靜一境,既然取了最高的攖寧,那麼回光見性,便從前麵取三個境界好了。」

「朝徹、見獨、無古今。」

「陛下以為如何?」

內算以混元為宗,大道是一體的,所以儒釋道可以相互印證,莊子用來劃分修行的八個境界,既可以用在入靜當中,也可以用在回光當中。

而且並非強名,而是十分貼合。

外天下、外物、外生,重點都是一個外字,外字何解?將我摘出來?客觀看待?有這個意思,但我們不妨用一個更貼切的詞——參透。

參透天下的道理,參透萬物的本質,參透生死之變。

如此,方能大徹大悟——朝徹。

或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此,便是朝徹。

你要見天下之性,必然要參透天下運行的道理,參透萬物的本質,看破生死之迷障,如此,方能大徹大悟,能夠見天下之性。

故而,朝徹,能見性。

見天下性,方見己性,故而……見獨。

你參悟天下之後,便要開始參悟認知自己了,認知自己的本性,認知自己在這樣的世界該有什麼樣的作為,認知在無數輪回當中,這一世,有著怎樣的使命,對文明有著怎樣的責任。

如此,也就見了己性了。

最後,便要跨越時空,將過去、現在、未來收納於心中,參悟文明之理,參悟人生之義,為文明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而努力。

如此,便是無古今了。

莊子的八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都是基礎,是修行之人認知世界的基本,所以不納入境界,但實際上與金華一境息息相關,也與心齋息息相關。

「朝徹」、「見獨」、「無古今」恰好貼合見性,卻又與坐忘無關嗎?

見性是有,坐忘是無。

有離開無不是有,無離開有亦不是無,合在一起,才是道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從塔羅開始的漫威反英雄 和親愛的魏先生撒個嬌 宿主今天也在努力續命 搶親女帝之後,她比我還強盜 美漫裡的小蝙蝠 鬥羅之我在武魂殿升職加薪 最後的邪祟留給我 物價貶值十億倍,我成了神豪 青梅的同校竹馬 穿書後是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