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何應對正念練習中的挑戰(1 / 2)

加入書籤

在踏上正念修行的征途後,我們會發現,遭遇挑戰實屬常態。然而,這些挑戰卻是我們成長和深化實踐的絕佳機遇,它們猶如璀璨的寶石,隱藏在困境的沙礫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掘。以下分享的幾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有效地應對正念練習中可能出現的挑戰:

1 接納而非抗拒

挑戰:在練習中遇到紛飛的思緒、身體不適或情緒波動時,人們往往感到挫敗,想要立即消除這些體驗。

應對:培養接納的態度,認識到這些體驗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而非錯誤。當雜念升起,溫柔地承認它們的存在,然後溫和地將注意力帶回到呼吸或其他正念對象上,無需評判。

2 設定實際目標

挑戰:初學者可能期望立即獲得深刻的冥想體驗,或設定不切實際的練習時長,導致失望和放棄。

應對:設定小而具體的目標,比如每天冥想5分鍾,逐步增加。小勝利能夠積累成大成就,保持練習的持續性比單次長時間練習更為重要。

3 靈活性與多樣性

挑戰:單一的冥想形式可能逐漸變得乏味或難以堅持。

應對:嘗試不同的正念練習,如呼吸覺察、身體掃描、行走冥想、慈悲冥想等。多樣性可以保持練習的新鮮感,適應不同心情和環境。

4 日常生活的融合

挑戰:在忙碌的日常中找到練習正念的時間和空間。

應對: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如吃飯、洗澡、工作間隙等,進行「微正念」練習。這樣,正念不僅限於正式的冥想時段,而是成為生活的一種方式。

5 自我慈悲

挑戰:自我批評和高標準可能導致練習時的壓力和不滿。

應對:練習自我慈悲,就像對待最好的朋友一樣對待自已。當遇到困難或未能達到預期時,給予自已理解和寬慰,記得正念修行是一條充滿慈悲的道路。

6 尋找社群支持

挑戰:獨自修行時可能感到孤獨,缺乏動力或反饋。

應對:加入正念社群,參與線下或線上的冥想小組、研討會和課程。與他人分享經驗和挑戰,相互支持和鼓勵,可以大大增強練習的動力和深度。

7 持續學習與教育

挑戰:隨著實踐的深入,可能會遇到新的疑問或瓶頸。

應對:持續學習正念相關的書籍、文章、音頻或視頻資源,參加工作坊和靜修營。不斷深化對正念理論和實踐的理解,可以為修行之路提供新的視角和靈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鬥羅:擺攤烤串,比比東吃上癮了 寶貝們的睡前小故事 我是殺手,我就比爛 先婚後愛,裴總,夫人要離婚, 小仙女她又神經了 書生的筆,少年的劍 禁欲王爺瘋狂追妻 鹵蛋不夠甜的新書 末日降臨:小小末世不足為懼 彩紙飛揚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