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中年心事濃如酒 少女情懷總是詩(2 / 2)

加入書籤

唐努珠穆沉吟說道:「難道裡麵裝有什麼奇珍異寶,但卻為什麼用這樣普通的盒子來裝?」穀中蓮道:「咱們且別胡猜,打開它來一看,不就明白了?」當下扭斷那把小小的鐵鎖,打開來一看,隻見首飾盒內,什麼飾物也沒有,隻有一把梳子,一麵鏡子,梳子是木頭做的,鏡子是銅做的,已經黯淡無光了。這種梳子鏡子都是普通人家婦女的用品,一點也不稀奇,但在梳子鏡子下麵,卻壓著幾張發黃了的信箋。唐努珠穆心道:「難道這上麵寫的又是什麼武功秘笈之類?」

穀中蓮抽出一張信箋,看了一看,說道:「哥哥,上麵的字我認不全,你讀給我聽聽。」原來是用馬薩兒國文字所寫的,信箋殘破,墨跡亦已模糊不清。

唐努珠穆仔細辨認,過了一會,輕聲說道:「奇怪。」穀中蓮道:「上麵說些什麼?」唐努珠穆道:「似乎是個女子寫給她的情郎的信,說的無非是如何思念對方的情話。」穀中蓮聽了,麵上一紅,說道:「那就不必念了。」但心裡卻在奇怪,不知她的哪位祖先,卻把別人的情書珍藏在寶庫之中。

唐努珠穆道:「後麵有一段話倒是值得注意,那女子不知到了什麼地方,說是從今之後再也不能回來,要見麵除非來生了。她叫那個男子不要再想念她,安心治理國事。」

穀中蓮道:「咦,這可就真奇怪了。這麼說,這個男子豈不是咱們的哪位祖先?但既是貴為國王,他所喜歡的女子盡可迎入宮中,還有誰能阻攔他們相好?何以卻又非分開不可?」

唐努珠穆又抽出第二張信箋來看,這似乎是較後寫的沒有那麼殘破,墨跡也沒那麼模糊,上麵隻是簡簡單單地寫了幾行。唐努珠穆道:「那女的嫁了另一個人,生了一個兒子。她要他舊日的情郎愛屋及烏,以後不可與她的兒子在沙場相見。」

穀中蓮道:「奇怪,那女的為什麼會想到他們可能在沙場相見?不知那孩子長大之後,他們果真如此?」唐努珠穆笑道:「誰知道呢?你瞧這信箋如此殘破,墨跡如此模糊,至少也是百年以前所寫的了。那個『孩子』也恐怕早已死了。」

穀中蓮道:「還有最後一張,你看看這張說的又是什麼?咦,怎麼像是一張文書?」原來這最後一張信箋,紙質甚佳,上麵蓋著一個朱紅大印也還未怎麼褪色。

唐努珠穆接過來瞧了又瞧,說道:「你猜得不錯,這的確不是私人信件,是昆布蘭國送來的國書。」穀中蓮詫道:「國書?那是比一般文書重要得多的了。怎麼卻把莊重的國書與私人的情書放在一起?」

唐努珠穆道:「這張國書其實也隻是一紙例行公事,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地方。」穀中蓮道:「究竟說的什麼?」唐努珠穆道:「昆布蘭國的新君繼位,通知咱們。接到這種國書,派人去道賀也就完了。」

穀中蓮道:「昆布蘭國在什麼地方?」唐努珠穆道:「正是咱們的鄰國。咱們馬薩兒國在阿爾泰山山南,它在山北,但中間隔著一座大山,最少也要走十天半月。」他又看了看那紙國書上填寫的日期,說道:「這是整整七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們兄妹二人都猜想不到何以這種例行公事的國書也要如此珍藏的緣故,穀中蓮隱隱感到這國書和那些情書之間大約有甚關連,但究竟是怎麼回事,她也還未想得明白。

唐努珠穆笑道:「反正這些人都早已不在世間,咱們也無須費神推究了。」隨手將那首飾盒子藏了起來,便走出寶庫。這次他們在寶庫裡找尋了半天,非但是一無所獲,反而添了一重疑雲,一重恐懼。對那些信件懷疑,為那些寶物失落而恐懼。兩者相較,寶物的失落和他們有切身的關係,當然是更重要得多。

穀中蓮出了寶庫,心頭悵惘,想去找江海天解悶,但想了一想,卻又改變了主意,轉過方向,去見她的師父穀之華。

穀之華正在憑欄遙望,若有所思,穀中蓮叫了一聲:「師父。」穀之華撫扌莫她的頭發,輕聲說道:「蓮兒,你這兩天好像憔悴多了。」穀中蓮道:「這兩天是稍為忙一點,但我的精神很好。師父,你在宮中還住得慣麼?」

穀之華笑道:「太舒服了,我真是有點感到不慣呢。蓮兒,我不打算住下去了。」穀中蓮怔了一怔,說道:「師父,你不是要等待金大俠回來嗎?」她屈指一算,說道:「日子過得快,不知不覺又已經五天啦。不過,師父你反正沒有什麼事情,何不多等幾天?」

穀之華道:「正是有一件事情,仲幫主今日來過了。」穀中蓮道:「哦,這老叫化來了麼,怎麼不見我的哥哥?」穀之華笑道:「這老叫化大約是為了華姑娘的事情,對你們甚為不滿,他不願意進宮,是叫衛兵傳話進來,要我到宮門之外和他見麵的。不過你也別怪他,這老叫化的脾氣一向耿直,為人倒是很熱心的。」

穀中蓮黯然說道:「我當然不會怪他,他責備海哥,其實也是一片好心。我心裡隻是覺得難過。」穀之華道:「你也不必難過,你的心情我很明白,你是沒有一點過錯的。許多看來難以解開的結,常常會在時光流轉之中,不知不覺地解開。哎,話兒又扯得遠了,還是說回來吧。」

穀之華接著說道:「仲幫主今日倒不是為了你們的事情來的,他是替你的翼師伯帶個口訊給我的。你的翼師伯是南丐幫幫主,他是北丐幫幫主,他們二人為了南北丐幫合並之事,上個月曾有過一次聚會。翼師兄尚未知道我的行蹤,便拜托他探聽我的下落。據說朝廷對咱們的邙山派以及丐幫又有不利的企圖,留守邙山的白師兄、路師兄見我久無音訊,都很焦急,因此希望我早日歸去。」

穀中蓮道:「即是如此,那我就不便多留你了。師父,師父……」她抬起頭來看著師父,似是有話要說,卻說不出來。

穀之華道:「你是舍不得離開我麼?我也正有一件心事,要和你說。」穀中蓮道:「請師父吩咐。」穀之華道:「我先問你,你可願意放棄做個公主的富貴繁華麼?」穀中蓮道:「我不願意做什麼公主,隻是想跟隨著你。」穀之華心頭快慰,說道:「我也料到你是會如此回答的了。我做了十多年的掌門,早已想卸下這副擔子,現在你已長大成人,回去之後,我想把掌門人的位子傳給你了。」

穀中蓮吃了一驚,說道:「弟子隻是想永遠在你的身邊,卻不想做掌門人。弟子年輕識淺,這樣重的擔子也挑不起來。」穀之華笑道:「我當年做掌門人的時候,比你也大不了多少,也是幾乎什麼事都不懂,但慢慢也就學會了。嗯,你在想些什麼?你有什麼心事,可以對師父說麼?」穀中蓮道:「我是想永遠跟隨你,但我又怕──」穀之華道:「怕什麼?」

穀中蓮低聲說道:「有時我也在想,不如就在這遠離中原的山國度過此生,免得、免得再招煩惱。唉,但我又舍不得離開你。」

穀之華是過來人,不用穀中蓮細說,立即懂得了她的心情。江海天遲早是要回去的,穀中蓮說要在山國中度過此生,那就是要與江海天隔開,避免和他再見麵了。這種少女的心情,穀之華當年也曾有過,心裡暗暗好笑:「你不但是舍不得離開我,其實更是舍不得離開江海天。」

穀之華道:「蓮兒,你和海天的事情怎麼樣了?」穀中蓮雙頰暈紅,低頭說道:「他為了華姑娘突然飛走的事情,很是難過。」穀之華道:「這個我早已猜想得到。我是問他對你怎樣?」穀中蓮道:「我,我不知道……」穀之華微笑道:「怎會不知道呢?我一向把你當作女兒,你在我的跟前,也用得著害羞麼?」

穀中蓮道:「他沒有說什麼,但我知道他、他心裡是喜歡我的。」穀之華道:「他沒有說過半句請你原諒的話麼?」穀中蓮道:「沒有。他並沒有做過對不住我的事情,又何須要我原諒?」穀之華籲了口氣,說道:「這就好了。」穀中蓮道:「什麼好了?」穀之華道:「他對那位華姑娘的確完全是兄妹之情。」

穀之華是將她們兩代的遭遇,連起來想的。她們兩代人的遭遇,看起來相同,但把每一個細節比較,卻又可以發現許多不同。當年金世遺在厲勝男死後,走到她的病榻之前,請求她的原諒,那是因為金世遺確實是對厲勝男有難以忘懷的感情,因而對她感到內疚,要求她的原諒;而現在江海天對穀中蓮卻是一片坦然,可見他對華雲碧的感情,就大大不同於金世遺之對厲勝男,因而他也就無須乎請求穀中蓮的原諒了。這種愛情中的微妙心理,穀之華是早已懂了,但穀中蓮卻還是未曾明白的。

穀中蓮忽道:「師父,我也想問你一件事情。」穀之華道:「你要問什麼,盡管說吧。」穀中蓮道:「金大俠當年離開你的時候,你難不難過?」穀之華道:「最初難過,後來也就不難過了。」穀中蓮道:「為什麼?」

穀之華道:「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我明白他的心情,他倘若不那麼做,心裡就不能自安,我懂得了這一點,我也就不願再給他增添煩惱了。嗯,到了雙方都能以心相見的時候,那麼一切煩惱也就消除,也就不會有所難過了。」

穀中蓮若有所悟,說道:「所以你現在也不必一定要等待金大俠回來了?」穀之華道:「不錯,他要來的時候就會來的。」說到此處,穀之華也不禁臉上微微發燒,心裡想道:「我和他已是二十餘年如一日,我已等了他二十餘年,也不爭在早一天或遲一天和他見麵。」這話她當然沒有對穀中蓮說出來,當下輕輕撫徒弟的頭發,喟然說道:「蓮兒,你放心,我走過的路,你是不會重走的了。你去安歇吧,明天你還要收拾行裝呢。」她抬起頭來,隻見月亮正從一片烏雲裡鑽出來。

穀之華叫她回去安心睡覺,但穀中蓮卻並沒有聽師父的吩咐,她離開了師父,仍然在禦花園裡徘徊,漸漸,不知不覺的便向江海天的住所走去。

穀中蓮還未走到江海天的住所,忽見有個人影,也正自分花拂柳,向她走來,定睛一看,可不正是江海天?

穀中蓮道:「海哥,你怎麼還未睡?你去哪兒?」江海天道:「正是想上你那兒去,誰知你已來了。」

兩人在凝碧池邊停下了腳步,月亮下睡蓮搖曳,更顯得分外清幽,江海天伸手想摘一朵蓮花,荷葉覆蓋下有對鴛鴦,似是被他驚動,忽地分開,遊了出來,江海天若有所思,把手縮了回來,低聲說道:「蓮妹,你可是有什麼話要和我說麼?」

穀中蓮也是茫然若有所思,過了半晌,方始說道:「我見了你卻又不知從哪裡說起了,還是你先說吧。」

江海天撥了撥池水,說道:「這睡蓮真美。」穀中蓮「噗嗤」一笑,道:「你想了半天,就想到了這一句話和我說麼?」

江海天道:「這凝碧池裡隻是一泓止水,沒有風波,所以池裡的鴛鴦也可以優遊自在,我可真羨慕它們呢?可惜我明天已不能看見它們了。」

穀中蓮抬起頭來,說道:「你這樣快就要走了麼?」江海天道:「我爹爹離家多年,媽一直盼望他回去,我也記掛著媽,所以我準備明天和他一同回去了。」穀中蓮道:「遊子思鄉,這是人情之常。但除了惦記著你媽之外,可還惦記著旁的人麼?」

江海天道:「蓮妹,你是知道我的心事的,我不瞞你。在回家之前,我可還得到水雲莊走走,看看華姑娘。你……」穀中蓮笑道:「我正是要勸你去看看她,你倘若不去,我還要罵你呢。」

江海天忽道:「我心中很是不安,總是覺得有點對不住……」穀中蓮想起師父剛才和她說的話,心頭一震,說道:「你感到對不住,對不住……」一個「誰」字還未出口,江海天已接著說道:「華姑娘這樣走了,我總覺得有點對不往她。」

穀中蓮鬆了口氣,說道:「華姑娘對你是一片癡情,你、你去看她,甚至,甚至……嗯,總之我是不會怪你的。」江海天道:「蓮妹,我有個古怪的念頭,你不要笑我,我是想,是想……」穀中蓮道:「你想什麼我都不會笑話你,你說吧。」

江海天道:「我是從咱們的師父想起的,你說他們是不是一對最要好的朋友?」穀中蓮道:「天下恐怕再沒有另外一對,是這樣的二十餘年始終如一的友情了。」江海天喟然嘆道:「這本來不是人人做得到的。」穀中蓮抬起頭來說道:「海天,你走吧,我可以做得到的。」江海天道:「不,我不是要你一個人這樣做。」

穀中蓮笑道:「我明白你的念頭了,要是大家都似至親的兄弟姐妹,高高興興地同在一起,沒有猜疑,沒有妒忌,沒有煩惱,那豈不好?這念頭並不古怪,我也曾經這麼想過的。可是,別人不見得和咱們一般想法。」

江海天道:「人事難料,比如歐陽姑娘和大哥突然締結鴛盟,這在事前又有誰能料想得到?」穀中蓮道:「哦,你是盼望華姑娘也是這般?」隨即搖了搖頭,笑道:「天下沒有完全相同的事情,你別想得太如意了。我和華姑娘雖是剛剛認識,但我也已隱隱覺得她的性格和歐陽姑娘大不相同。」

歐陽婉是個任性而為,愛與恨都很強烈的女子,但卻又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子。這性格不但與華雲碧大不相同,與厲勝男也並不完全一樣,厲勝男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手,歐陽婉卻比她多幾分豁達,幾分超脫。和歐陽婉比較起來,華雲碧則更是「執著」得多了。

江海天嘆了口氣,說道:「我把我所想的都對你說了吧。要是華姑娘另有了著落,或者她能夠原諒我的話,我就回來,回來……」穀中蓮輕說道:「做什麼?」江海天道:「陪你天天在這裡看鴛鴦。」穀中蓮笑道:「那膩死人了。要是她不呢?」

江海天黯然說道:「我不願她太難過。我就學我的師父一樣,今生今世,浪盪江湖,以四海為家,與梅鶴為友。若然如此,我也但願你和她都是一樣,將我當作哥哥。」

江海天的意思已說得很明顯,他愛的是穀中蓮,但卻先要求取華雲碧的諒解,才能娶她為妻。若得不到諒解,則他隻能和穀中蓮、華雲碧都保持著純潔的友誼。

要是一個心月匈狹窄的女子,聽了這話,一定大不高興,但穀中蓮卻是個心無渣滓、純真之極的姑娘,聽了之後,既無失望的表示,卻也不掩飾自己的心情,笑道:「我是歡喜和你在一起的,但我也決不願意有人為咱們難過。所以隻要你覺得怎樣做對華姑娘好些,我都毫無怨言。」

江海天看看池中的花,又看看眼前的人,心中想道:「蓮妹當真是名副其實,就似這蓮花一樣的純潔無瑕!」

穀中蓮摘下一朵蓮花,說道:「你喜歡這花兒,你就帶一朵去吧。明天我不送行了。」江海天道:「你哥哥事忙,明天我也不準備去辭行了。你給我說一聲吧。」兩人執手相看,眼中都有晶瑩的淚珠,過了半晌,穀中蓮低聲說道:「好,你走吧!」她始終沒有說出她也要與師父離開此地,因為她所想的都是為了江海天。正是:

情似浮雲無障礙,心如明鏡不沾塵。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三冊完)

梁羽生先生簡介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陳文統,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香港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大受歡迎,風行全球華人社會超過半世紀。

梁羽生出生於書香門第,畢業於嶺南大學經濟係;曾任職於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先生博聞多見,對歷史頗有研究,文學根底深厚,尤其在中國古典詩詞、對聯方麵造詣很深。由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開始連載發表,至1983年間,共創作了三十五部經典武俠小說。其中,《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七劍下天山》等是他代表作,更多次搬上影視熒幕。

先生晚年旅居澳洲,他給自己寫的挽聯「笑看雲霄飄一羽,曾經滄海慨平生」正代表一代武俠小說宗師著述浩瀚,萍蹤俠影,永留萬千讀者心間。

1龍虎鬥京華

2草莽龍蛇傳

3塞外奇俠傳

4七劍下天山

5江湖三女俠

6白發魔女傳

7萍蹤俠影錄

8冰川天女傳

9還劍奇情錄

10散花女俠

11女帝奇英傳

12聯劍風雲錄

13雲海玉弓緣

14冰魄寒光劍

15大唐遊俠傳

16冰河洗劍錄

17龍鳳寶釵緣

18狂俠天驕魔女

19風雷震九州

20慧劍心魔

21飛鳳潛龍

22俠骨丹心

23瀚海雄風

24鳴鏑風雲錄

25遊劍江湖

26風雲雷電

27牧野流星

28廣陵劍

29絕塞傳烽錄

30劍網塵絲

31彈指驚雷

32武林天驕

33幻劍靈旗

34武當一劍

故事簡介:

本書描述江南的兒子、金世遺的徒弟江海天的武俠事跡,以江海天為代表的一批俠士先在青海挫敗白教的分裂奪權,後幫助鄰國馬薩兒國和昆布蘭國鋤奸平暴,無不表達了作者除暴安良,追求和平的主題。而這一批年輕俠士包括江海天也在這風風雨雨中得到歷練,並追求到所愛之人。正如書中民歌所表達的:

烽煙散盡、冰河如鏡,

我要在冰河洗淨我寶劍的血腥,

從今後永享太平。

年輕人得到愛情,

老年人得到安寧。

再沒有遙盼征人的怨婦,

再沒有倚閭待子的母親。

咿呀!烽煙散盡,冰河如鏡。

我要在冰河洗淨我寶劍的血腥。

主角:江海天、穀中蓮、金世遺、穀之華

前集:《雲海玉弓緣》

續書:《風雷震九州》

目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授徒萬倍返還:我徒弟都是大反派 大神小兵 重申億次這不是遊戲 末世:暗黑之主 選了司空震模板,我被學校開除了 模擬人生:我神明身份被曝光了 拋棄幻獸種的我,開創神話時代 霍少離婚吧 從十七開始 從直播開始做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