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報紙的立場(二)(2 / 2)

加入書籤

盡管如此,依然出現了一批有才華的編輯和大牌記者,如麥克盧爾、沃克、斯蒂芬、拉塞爾和亨德裡克,是他們讓雜誌的銷量大增,並突破以前不敢想像的幾十萬份。

可以說,新雜誌代表著懷疑的時代,而傳統雜誌則表現了一個樂觀時代。

揭露成為雜誌的新任務,雜誌人成為一些機會主義者,寫一些表麵而淺薄的文字。

這種行徑為新雜誌帶來了新的問題,《漢普頓》停刊了,《大眾》和《麥克盧爾》則被與雜誌內部有利益關係的財團買下,《醜國雜誌》也改旗易幟。

大量廣告、鼓吹商業的文字、通俗占領了雜誌的版麵。

雜誌的風格變為平易近人和輕鬆實用,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婦女家庭雜誌》,它從新舊不同的風格中找到了自己的路。

雖然它不具有權威性和廣泛影響,但是這個時期最有典型特征的雜誌。

26歲的愛德華·博克接下了《婦女家庭雜誌》,他在雜誌中展現出平易的風格,並且主持編輯了30年。

各種貼近讀者的專欄廣受歡迎,關於谘詢、指南和一些生活家庭常識類的文字成為該雜誌的主要特色。

當然,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敢於揭露公共問題,譬如,專利藥品的鬥爭與改革,伯頓法案的出現都是他們的功勞。

但上述的一切都要比廣告顯得遜色。廣告業績與雜誌的銷量成正比,或許可以說,是《婦女家庭雜誌》開創和培養了醜國人隻看廣告而不瀏覽內容的習慣。

另一個成功雜誌的代表是《星期六晚郵報》,雖然它的名字聽起來更像一份報紙,其實它是後來廣受歡迎的周刊之一。

19世紀末,年輕的羅裡默買下《星期六晚郵報》,那時它還是一份不大知名的雜誌。

羅裡默是個具有商業頭腦的家夥,成為一個成功的商業人士是他的理想,他清楚地意識到,文學、新聞、公共事業,都具有商業利用的價值。

羅裡默還寫過一部商業書籍,據說還很暢銷,他所買下的雜誌同樣具有商業暢銷書的特色。

他把成功的商人以傳記文學的形式印在雜誌上,商業報道和對商業歷史的審讀也成為這本雜誌的工作任務;

在評論方麵,這份雜誌喜歡鼓吹醜國的政治,強調本國優勢,對於各種企業都表現出友好的態度。

他的做法在當時十分成功。即使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發行量也達到了不可想像的300萬份。

羅裡默可以稱為雜誌史上的卓越編輯。

盡管羅裡默以商業的頭腦經營,但是他從來沒有在他的雜誌上放棄文學,相反,他能夠看到文學的商業價值。

購買《星期六晚郵報》的讀者不少是文學愛好者,因為上麵有優秀的作品,諾裡斯的《章魚》、卡貝爾的《鷹影》等都被文學愛好者喜歡,上麵也包括名家德萊塞、劉易斯和康拉德的作品。

這本雜誌保持著高尚品位的原則,你可能懷疑這本雜誌的文學信仰,但絕不能懷疑雜誌上的優秀家,包括那些通俗家和漫畫家們,他們也一樣受歡迎。

他們使讀者在通俗中學會享受,而沒有落入低俗。羅裡默在雜誌上沒有和政治、經濟更好地聯係起來。

這是因為他對運動和社會改革總是抱有不信任的態度,他是個保守派,這從他編輯的雜誌中就能看出來。

當然,在雜誌上,他們也能寫些對政治或公共問題抱怨的文章,不過他們保持與主流思想的一致性,攻擊布爾什維克,贊賞那些金融領域中的成功人士,在雜誌中折射出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混合氣味。

像博克和他的《婦女家庭雜誌》一樣,羅裡默和他的雜誌也是成功的。

人們看到了這種成功,於是紛紛效仿,出現了《世界主義者》、《柯裡爾》、《照明燈》、《婦女家庭之友》等雜誌。

但這些雜誌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同類東西,給讀者的印象根本談不上深刻,沒有成功雜誌的精神。

這些雜誌是大眾消遣的對象,沒有任何生活的理念和思想存在,它們讓讀者的思維變得簡單,丟掉了以往的想像力,讓美國的雜誌走向了墮落。

在20世紀初,隻有《世界工作》雜誌還能受到人們的贊賞,這主要是主編佩奇的功勞。

佩奇有著高遠的眼光,他曾經供職於《論壇》和《大西洋》月刊,熟悉新聞工作,在政治上傾向自由主義,並對文學滿懷敬意。

他的這種能力和態度使《世界工作》具有文化啟蒙的意義,他為這份雜誌做了10年的貢獻。

1914年《新共和》誕生,負責這本雜誌的是沃爾特·李普曼和赫伯特·克羅裡。

《新共和》是一份周刊,以政治評論為主要方向,並試圖以審視的態度來認識醜國社會。

雜誌體現了知識性和批判性,並以此保持內容的健康。當時,以揭露醜聞為主要內容的雜誌紛紛停刊,《新共和》就是在此時出現的,並突出了自己的獨特性。

《日晷》在兩年後遷到紐約,並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政治評論上,《日晷》失去了它的批判性,僅僅將這種批判保持在文藝方麵。

隨後,一些出色的新聞人加入進來,如倫道夫·伯恩、哈羅德·斯特恩、範·布魯斯等,他們為《日晷》找到了方向,並確定了雜誌的風格和理念。

雜誌轉變的意義要更加深遠,即使單從數量上來看,也難以磨滅人們對雜誌轉變的印象。

盡管《日晷》在繁多的雜誌中表現出色,但在1929年還是被迫停刊,這是醜國雜誌史上最令人傷心的事件之一。

《民族》則依然保持了它的傳統,但開創了自己的批判性。

在醜國新聞史上,那些承載醜國文化光榮的雜誌則是《紐約客》、《新共和》、《大西洋》月刊,承載了這種光榮的還有讓人敬慕的報紙《紐約時報》,它們為世界呈現了一個具有知識和思想的醜國。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現在無論雜誌還是報紙,都掌握在死板而老舊的精英貴族手中,距離真正的自由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

()

1秒記住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向往開始出道 生桑之夢 鬥羅之未婚妻是千仞雪 鬥羅:解鎖宇智波斑,叛出史萊克 穿到荒年做後娘,影後靠直播帶貨發家了 暮夜良人 伍氏兄弟 悖論文明 重生 玄幻修仙從事半功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