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台妙計(2 / 2)

加入書籤

程延聞言亦紅了眼眶,也不顧自己紅腫的膝蓋,「噗通」一聲跪拜下去:「請大公子放心,末將誓報此仇!」

虞熙也沒想到,自己一句話下來場麵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他覺得自己不說點什麼好像不太合適,於是也做出一副悲憤的表情:「就依公台所言,我們渝州上下團結一心、化悲為憤,定能渡過難關,誅殺成參,為我父報仇!」

此計說到底還是固本之計,沒有辦法削弱敵人,那就隻能穩定自身。

虞芒生前多行仁政,城內世家亦受其恩惠,如果倒向了成參必然要擔一個忘恩負義之名。世家立足一靠學識,二靠名聲。沒了好名聲,他們還怎麼在世族的圈子裡混?

這就排除了平城內部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虞熙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此計是釜底抽薪,頓時對陳裕佩服不已。

他將陳裕扶了起來,又攙了一把差點因為腿軟又跪下去的程延:「檄文之事,就勞煩公台了。」

「老夫已有腹稿,大公子放心便是。」陳裕收了眼淚,露出一個月匈有成竹的笑容。

對於謀士而言,說哭就哭說笑就笑那是基本素養。不會演戲,不會控製情緒,那你還當什麼謀士,乾脆回家種地去算了!

陳裕立刻伏在案上筆走龍蛇地書寫起來,中途沒有打一個磕絆,看得出他的確是早有預謀,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就做好了計劃。

虞熙接過竹簡瀏覽了一遍,檄文大意是:我聽聞守土之臣受君主之命護一方平安,代天替天子在地方施展仁政,關押惡徒讓百姓出入平安,獎勵耕種讓農民明白勤勞的重要,抵禦蠻夷入侵教化外族……

所以海晏河清,盛世長存,百姓家裡的食物多得吃都吃不完,朝廷和宗族用來賑災的糧倉裡也都塞滿了糧食,路上沒有虎豹豺狼,百姓不受戰火侵擾……

我主就是這樣的仁人啊,自他奉天子之命入主渝州以來,政治清明,百姓和樂。因為沒有犯罪的人,監獄都空置了下來。南夷不敢入侵,反而向大楚學習禮樂詩書……

怎奈何淮州成參,仗勢欺人,掀起戰亂欲圖謀渝州,以無道而伐有道,以不仁而伐有仁,致使血流漂櫓,生靈塗炭……

我主這般仁德之人亦為其所害,我哀痛至極,哀痛至極啊……這是不共戴天之仇,成參你洗乾淨脖子在淮州等著,渝州定手刃了你為我主報仇……

成參這樣的人,豈不是堪比螻、翀那樣的暴君,隻會給百姓帶來災難和痛苦。這樣的「不仁」之人,難道不該遭天譴嗎?全天下的諸侯都應該聯合起來,共同誅殺此獠,討伐無道……

成參害死我主,渝州上下一片悲戚之聲。我為我主這樣的仁德之人被害死而掩麵痛哭,為成參這樣的不仁之人依舊苟活於世而義憤填膺……

總而言之,成參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對大楚資產的浪費,活著的每一秒鍾都是對聖賢的褻瀆。若是這個人還要點臉麵,就該早日自盡以謝天下。

結尾重審了一遍,渝州會在大公子的帶領下砥礪前行,艱苦奮鬥,誓殺成參以報此仇,告慰主公在天之靈。

洋洋灑灑近千言,把虞芒捧成了聖賢在世,把成參罵得豬狗不如,還給他安上了一個「不仁」的名頭。

虞芒素有仁德之名,那麼害死「仁德之人」的人,自然也就是「不仁之人」了,相信其他諸侯也很樂意成參背上「不仁」的汙名,願意幫著擴大一波影響力。

關鍵是這口鍋栽在成參頭上,成參根本就沒法反駁,畢竟虞芒就是在他攻打渝州之時身亡的。他若發繳澄清,那就是欲蓋彌彰;他若是不做回應,那就是做賊心虛。反正無論如何都有說法,這口鍋算是焊死在成參頭上了。

虞熙本以為陳裕隻是想要扼殺平城世族叛變的苗頭,沒想到他還想趁機搞成參一波。他毫不懷疑,成參看到這片檄文後會氣得七竅生煙。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公台,平城已被封鎖,檄文隻能在平城之內相傳,如何能傳於天下?」

陳裕扶須道:「明日老夫會遣人在城牆上頌念檄文,此刻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關注著平城之戰,成參兵卒裡定混有奸細,隻要有一方人馬獲知到繳文的些許內容,就不愁檄文不能傳向各州。」

雖然陳裕說得自信,但虞熙也知道,此計若成,不僅僅要靠他們自己,還要仰仗他人施力。

若是那個奸細覺得檄文的消息不重要沒有上報,或是抓不住重點,那麼就很難敗壞成參名聲。

一旦繳文隻在平城內部流傳,沒有傳播出去的話……

虞熙想到這裡,頓時出了一身的冷汗——那麼成參消滅流言唯一的辦法就是……

他看向陳裕,隻覺得毛骨悚然,艱難地吐出了那兩個字:

「屠城……」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2-03-01 15:09:58~2022-03-02 12:31: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溪水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長兄妻,不可欺 這隻雌蟲恃寵而驕[蟲族] 綜武:金榜第一被曝光,始皇懵了 昨日喧囂 海賊:快樂萌貓 帶著空倉庫回八零 霍總追妻火葬場 我的虛擬女友全性轉了 聊齋最強關係戶 給古人直播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