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盛親王爺(2 / 2)

加入書籤

少女抱拳拱手,淡聲說:「沐莞不敢擔王爺盛贊。聽聞王爺和王妃今日造訪東宮,沐莞自知一介女流忝居四品官位著實慚愧,卻也少不得前來拜見王爺王妃。方才見你們和殿下在談話,我不敢冒然叨擾,因此躲於屏風後,大有失禮之處還望王爺見諒。」

盛親王聽後擺擺手,漫不經心地說:「本王遠離廟堂十年之久,不喜拘於俗禮,你有心前來見禮也算懂規矩,本王豈會怪你?」

白沐莞含笑應了一聲。

宇文曄遞了個眼色,少女自覺站到旁邊恭候。緊接著他看似隨口扯開話題問:「王叔家珺堂妹也快及笄了?」

「快了,還有一年。」提起愛女宇文明珺,盛親王夫婦不約而同露出發自肺腑的真摯笑容。他們也算老來得女,捧在手心疼如骨髓。

見狀,宇文曄似笑非笑地說:「珺堂妹是王叔唯一的孩子,知書達理,落落大方,日後不愁招位才貌雙全的郡馬。」

「太子莫非心中已有合適人選?」盛親王一語識破。心中卻七上八下,太子和他雖是嫡親叔侄,然而這些年他自知要避嫌,所以說關係並不算親厚。太子從前也甚少提及這個堂妹,今日主動挑起話茬必有緣故。

宇文曄沒賣關子:「上官丞相的嫡長子上官益,年方十八,才德兼備,家世也不算辱沒珺堂妹。他曾是我的伴讀,如今他到了婚配之齡,本太子少不得操心一二。」

上官益比宇文曄小三歲,曾經在上書房當過幾年太子伴讀,謙和儒雅風度翩翩。他們頗有幾分同窗之情,上官益也自然算是宇文曄的親信。至於家世,上官丞相是文官之首,在朝中聲望顯赫影響力頗大,丞相夫人出自蕭氏一族,蕭太後對於上官家頗為關照。不過僅僅是關照上官家的女眷,目前看來上官丞相和兒子們心思擺得還算正。

方才宇文曄說出想要做媒之意,旁邊的白沐莞已經洞悉其中深意。盛親王夫婦膝下隻有一位郡主,如果招上官益為郡馬,等於是把上官丞相父子和盛親王徹底拉成一條戰線。這門親事又由宇文曄親自保媒,加之上官益同他交好,兩方勢力不知不覺被他聚成一股力量攥緊於掌中。

此時若不搶先一步,隻怕過不了多久蕭太後就會下懿旨讓上官益迎娶蕭家女為妻。親上做親的姻緣時下最為盛行,上官夫人肯定不會反對,到時候上官丞相也不便阻撓。如此一來又有了姻親,上官家免不了會偏向蕭太後。

盛親王這幾年雖然不理俗務,但還沒到年邁昏聵頭腦不清之齡,相反他心思敞亮如明鏡,宇文曄打的主意他不至於看不穿。故作斂眉沉吟片刻,盛親王眯起眼睛,別有深意地看著年輕氣盛的東宮太子,陡然間又舒眉大笑:「確實是一樁好姻緣,有勞太子費心。不過本王想起和清公主,她才是太子的嫡親胞妹,倘若讓上官公子尚主,你不是更能心想事成嗎?」

既沒有滿口答應也沒有委婉回絕,而是話鋒一轉攀扯他的胞妹宇文清霞。宇文曄玩味地勾唇,盛親王果然厲害,一切和他想象中大差不差。

端起精致且觸手生溫的白玉茶盞,宇文曄先呷一口茶,才徐徐開口:「父皇膝下皇子不止我一個,大家都是王叔的親侄兒,我不敢奢求王叔厚此薄彼。」

一語中的!

自從宇文昊天下旨冊立太子,算是眾望所歸,畢竟中宮仝皇後隻有一子,天璽朝歷代立儲以嫡子為先。不過總有人心懷鬼胎。譬如總以皇長子自居的宇文程,還有人老心不老,野心勃勃的蕭太後……

盛親王作為朝中最顯貴的親王,對待皇子們幾乎一視同仁,從不曾格外親厚過誰。包括太子宇文曄,盛親王也隻在皇親宗室齊聚時,偶爾多幾分演給外人看的「叔侄情分」。這就是他的精明之處,因此皇帝對他也算推心置腹,不曾多加疑心。

「太子明白這個道理就好。」盛親王眸光一沉,想了想又說,「不過你是皇兄的嫡子,身份貴重遠勝過旁人。」

宇文曄微笑而不接話,示意盛親王喝茶。

「王爺,太子殿下方才所說這門親事,妾身覺得可以考慮。」盛親王妃毫無征兆地張口,臉上掛著優雅得體的笑容,「珺兒不小了,我們再如何疼惜她也不能留著她不嫁人當老姑娘。聽聞上官丞相家風清正,嫡長子才貌皆非凡品,過兩年再考個功名前途無量。」

婦道人家不懂皇室貴族之間的隱形戰爭,隻是單純認為上官益合適匹配自己女兒。盛親王神色微動,下意識敷衍了王妃兩句。

宇文曄不以為意地挑眉,眼眸燦若繁星:「王叔不必著急決定,不妨回府考慮幾日。倘若心中覺得合適,這門親事就包在侄兒身上。」

他的心思沒打算瞞著盛親王,當然也不可能瞞住。這門親事背後牽扯彼此的前途利益,他自然要給足夠的時間容盛親王考慮清楚。

盛親王沒有接話,而是簡單整理衣冠後站起身告辭:「時辰不早了府中還有雜事,本王就不留下來叨擾太子養病。」

「王叔急著回府,侄兒也不好留您用膳。」說著,宇文曄親自送盛親王夫婦出府,禮數功夫十分周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農門小仙女 豈是心動 親愛的綿羊先生 在顯聖世界的東京當獵魔人 我家大神竟然是個撒嬌精 老公又蘇炸全世界了 我在聖墟登錄遮天 這個刺客有點中二 筆禦人間 賢者與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