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蓬萊仙島(2 / 2)

加入書籤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民間神話的天庭之主,作為人間皇帝的映射,必須得有皇後才夠完美,王母娘娘於是充當了這一角色。也有部分傳說中王母娘娘不是皇後,而是玉帝之母皇太後。小說、戲曲中,普遍將王母視為玉帝的配偶神,慶壽、獻桃、度化成仙是王母的主要工作。元明小說中的西王母與玉帝配對,織女、七仙女也從一般女仙,逐漸演變成為王母的女兒們。

不過王母並非是強勢的執法者,反而像人間後妃般依循母職,無力乾涉朝中事務。到清初的《新史奇觀》,牛郎織女二星因蟠桃會上醉酒,惹得王母不悅。到更晚的清末小說牛郎織女中織女與金童思凡織女被王母謫於雲錦宮,王母隻管女仙,所以向玉帝告狀,害得十二金童差點被處斬。

後來更因天孫織女和金童結婚,未曾進謁,王母認為他們隻戀夫妻之情,忘卻天職,又一次至玉帝麵前告狀,使牛女二人再度遭貶。《張四姐大鬧東京寶卷》中玉皇得知自家女兒私自下凡時大怒,王母相勸:「那丫頭,

手段高,誰能抓住?都怪你,嬌慣她,無天無地。」張玉皇開言道:「你去相勸。勸說她,回天宮,赦她無罪。」口氣像極人間夫妻。白茆《天仙寶卷》中,王母不但無權,還有連坐之罪:「玉皇見奏回言答,依了娘娘一個人。

勸得女兒歸上界,你受功勞赦罪名。如果不同仙女歸上界,怎做母親差殺人。」《鵲橋寶卷》中,織女為玉皇孫女。當王母奉命捉拿織女時,雖質問織女為何私自下凡塵,但所有捉拿工作卻不勞王母動手,自有天兵天將負責。玉帝則對私自下凡的織女怒罵、發火,並欲處斬織女。

倒是王母在旁冷冷靜靜地勸說玉帝:「陛下!請休發雷霆,且待查明文簿,再出處之不遲。」明清小說開始對王母以「人間皇後」的想象,所以慈母與告狀者的角色相繼出現,不過在道家仙味的影響下,未曾對其性格有較多的描繪,畢竟神祇的世界難以企及。王母娘娘與玉皇大帝以配偶關係出現,並且生有多個女兒,這明顯是世俗社會中皇帝與皇後形象的折射,是古代社會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定型之後的產物。

而西王母身為眾女仙之首,更是明顯的皇後掌管後宮之政的社會生活反映。至於此時的西王母職權被削減,隻能聽命於玉帝,甚至在女兒犯律時還得受牽連,也是古代男權社會的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生活模式的體現。蓬萊起源於海上三神山的傳說,那隻是人們對海市蜃樓的一種敬畏,無法理解的現象隻能用神明替代。

蓬萊古代也稱登州。但是此蓬萊非彼蓬萊,另外,蓬萊的建城跟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有些密不可分的聯係。

蓬萊(登州)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基本上是世界上海市蜃樓出現最頻繁的地方之一了,而古人並不懂的科學,覺得神似的同時,也會加上神話崇拜的聯想,認為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還有長生不老藥的存在,海上三神山的傳說大概就是始於此,隨之傳播開來。

秦漢時期是尋仙求藥的鼎盛時期,當年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到蓬萊的這個位置尋仙求藥,(沒辦法,這個地方經常有海市蜃樓),尤其是漢武帝,八次尋仙而不得。蓬萊的建城與漢武大帝關係也緊得很~

據《史記》、《漢書》記載漢武帝海上巡幸活動約有八次,歷時23年,證及其他資料,幾乎每次都到達了登州這是因為那時的方士們認為:蓬萊仙山大體應在今蓬萊以北的海上(因海市之故)。漢元鼎五年(前112年)三月,漢武帝首次臨幸海上,「益發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數千人求蓬萊神人」《史記·孝武本記》。元封元年(前110年),「方士更言通萊諸神山若將可得……乃復至海上望,冀通蓬萊焉」<<史記·孝武本記>>。太初元年(前104年)十二月又「臨渤海,將以望祠通萊之屬』,(《漢書·郊祀誌》)。太初三年(前102年)「東還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驗,然益遣(求仙船和求仙人),(《史記·孝武本記》)。

當然,漢武帝的求仙活動終歸要以失敗告終。於是太初元年(前104年),他在第五次巡幸海上到達登州時,命人築城一座,稱之為「蓬萊」,以聊充渴腸從此,人世間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地名一一蓬萊。史書、誌書對此有多處記載。明人注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不過,漢武帝臨死前兩年終於幡然醒悟:「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於是「悉罷方士求仙事」,為秦漢求仙熱潮畫上了句號。

不過蓬萊仙島確實真的存在,因為我們都可以修煉為什麼蓬萊仙島就不能存在,不過畢竟是仙島不是誰想上去就上去的,

要不然不得亂了套,這就是西王母娘娘給你的第一個考驗,就是找到蓬萊仙島,我頓時傻眼了,我說道我相信他存在,但是我找不到啊。

老鼠精一笑說道你找不找的道就不管我的事情了,記住要在這5年趕去赴約,要不然西王母娘娘親自出來修理你,我苦笑道看來我的麵子還真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團寵五歲半:皇太女在綜藝炸翻了 重生之嫡長公主威武 鬥破:從毒體爆發開始 誘梨 重回九零搞事業 丫鬟之逆襲記 鬥破:綁定係統後女王她妹颯爆了 苟在東宮漲天賦,發現太子女兒身 我在古代種田養娃 德魯伊的鄉村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