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十而立 老子贈言(2 / 2)

加入書籤

孔子問道:「水有何德?」

老子說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子聞言,若有所思,似有所感,說道:「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誌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汝?」

孔子說道:「先生之言,丘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必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孔子躬身三拜,又向通玄拱手致意,而後坐上南宮敬叔所架馬車,向魯國駛去。

見馬車漸行漸遠,老子對通玄說道:「通玄啊,你早已出師,又枯守我這糟老頭子多年,孝道也盡了,恩德也報了。去吧,去翱翔九天吧,你難道甘心落於孔丘之後嗎?」

通玄聞言,目光看向漸漸消失的馬車,又收回注視老子,身上氣息變化,溫和卻昂揚向上,有如初生之陽。老子搖頭微笑,驅牛返回洛邑城,通玄遙對青牛上的背影三拜,轉身向東而去,隱有鋒芒裂天。

孔子與南宮敬叔回到魯國,卻是比去時少了許多波折,即因孔子道行大進,因暗中掣肘者顧慮老子態度。

孔子繼續講學教育之事,眾弟子問老子何如?孔子贊曰:「龍乘風雲而上九天,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誌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

不過孔子講學並沒有持續多久,魯國便生內亂,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孔子乃前往齊國。齊景公得知孔子來齊,極為厚待禮遇,顯然還在想著再續管鮑佳話之事。

齊國的形勢同樣很復雜,最強大的勢力當然要數齊國王室的薑姓呂氏。作為薑姓氏族留在人間界的分支封國之一,薑齊呂氏算是展得最好的一支。

其次便是以田乞為家主的田氏,這一支出自陳氏,而陳氏又出自媯姓,乃是五帝之一的虞舜之後。舜帝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故有虞氏主要有這兩大姓氏,另外還有出自這兩姓的陳氏、胡氏、田氏。

自齊桓公之時,陳國公子陳完至齊,改姓為田,歷經六代家主的不斷奮鬥,至田乞時,田氏已然有與呂氏分庭抗禮之勢。尤其是從齊莊公以來,田氏勢力極度膨脹,把持朝政,令繼位後的齊景公極為不安,晏子『二桃殺三士』正是在齊景公打壓田氏的授意下進行的。

再次卻是與周王室同宗的姬姓家族,姬、薑兩姓世代聯姻,周天子的王後通常都出自薑姓,而齊侯的正妻也通常是出自姬姓。(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靈探筆錄 女帝馴狼夫 葬地密碼 陰夫難纏 傲嬌總裁的貼身兵王 我是陰陽家 洪荒之太清大道 重生神雕之武家兄弟 葬天屍墓 黎爺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