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加入書籤

裴英娘另寫一封信給留守醴泉坊的蔡四郎,讓他將幾位學子接到府中居住,尤其是那個叫盧雪照的,務必要哄好——以後的宣傳人員就是他了!

蔡四郎當天下午就給裴英娘回信,信紙上隻有寥寥幾個字:已辦妥。

裴英娘懷疑蔡四郎是不是因為他那一筆歪歪扭扭的字自卑,故意言簡意賅,拿簡簡單單三個字來回復她。

她再度去信一封,詳細寫了怎麼安置幾個學子,怎麼考察他們的人品,怎麼確定是否可以留用。留用的人要乾什麼差事,歸誰管轄,每次可以支取多少錢。

蔡四郎這次的回信多了幾個字:已安排妥當。

信箋一來一回中,轉眼便到了五月初五。

時下人們認為五月是惡月,五月五日更是惡月惡日,這一天要沐浴齋戒,飲酒辟邪。

端五日,插菖蒲,食角黍,飲雄黃酒,係五彩絲,佩五彩香囊,祛五毒。

南越一帶端五有賽龍舟的習俗,北方沒有這個風俗,唯有角黍是一定要吃的。

角黍就是粽子,膳房預備的角黍有板栗餡、肉餡、大棗餡幾種,主料並非純糯米,味道不錯,但是裴英娘覺得單調了點。

端五就是要在各種餡料的粽子之間猶豫徘徊,才有過節的感覺呀!

她特意讓人從南方尋來新鮮的箬葉,快馬送到長安,淘洗乾淨糯米,泡發一夜,包了幾樣靈沙臛、核桃、鬆子仁、火腿肉、豬肉餡和各種各樣蜜餞餡的角黍,林林總總幾十樣,錐形的、菱形的、四方形的、圓球形的,煮熟後立刻送到含涼殿,請李治品嘗。

白粽晶瑩如玉,肉粽濃香軟糯,李治不能多吃,一樣嘗幾口。

武皇後和李令月喜歡那些種類繁多的蜜餞粽子,吃到後來,乾脆玩起猜謎的遊戲,看看誰先嘗出粽子是什麼餡的。

粽子煮了許多,剩下的全部散發給內外殿當差的宮人,羊仙姿領著宮婢、侍者們在殿外叩頭謝恩。

李治和武皇後心情很好,除了每年端午的舊例外,另外添了幾樣賞賜。

宮人們眉開眼笑,殿外山呼不絕。

裴英娘坐在食案前,袖子高挽,自己剝粽子,吃粽子這種事,得親力親為,如果不是自己剝的,吃起來不香甜。

吃完粽子,宮人送來香花水和櫻桃花、沉香屑搗的脂膏,服侍她洗手。

她低頭看著銅盆裡上下起伏的花瓣,忽然聽到李治在喚她。

李治笑容滿麵,含笑看著她。

裴英娘擦淨手,起身挪到李治身邊,李治示意一旁等候多時的宦者上前。

宦者手裡托著一張金盤行到案前,盤子裡放著幾縷五彩絲線和五毒香囊。

李治拈起一縷五彩絲,係在裴英娘的手腕上,「諸邪退散,十七一定能無病無災,健康長大。」

裴英娘晃了晃手,絲線係得牢牢的,李治係的時候纏了好幾道,既不會勒疼她,也不會輕易鬆脫。她從袖中扌莫出一隻五毒香囊,「這是英娘親手縫製的,阿父不要嫌棄。」

端五這天放眼望去,處處是五毒紋樣的裝飾,衣袍、鞋襪、巾帕、簪環首飾,全是毒蛇、蠍子、蜈蚣、蟾蜍、壁虎的圖案。裴英娘也抽空給李治、武皇後、李旦、李令月幾人親手做了幾個五毒香包。她針線不好,偷懶學了挑花的繡法,用十字單麵挑針,繡了幾樣毒物在香囊上,遠看活靈活現,五彩斑斕,雖然不及宮人縫的香囊精致,但勝在活潑傳神。

當然,李弘、李賢、李顯和幾位阿嫂的香囊她也預備了,但都是半夏和忍冬做的,隻有第一針和最後收針是她挑的線。

裴英娘的香囊是用改進的織機織出的第一批青布製成的,可以說這幾隻香囊獨一無二,全天下再找不出一樣的。香囊底下綴了長長的絲穗絡子,每個人的絡子形狀不一樣,李治和武皇後的是萬代長春,李令月的是蝴蝶牡丹,李旦的是雲鶴鬆鹿。

裴英娘為李治係上五毒香囊,理好絲穗,口中喃喃道:「願阿父福壽康寧,歲歲平安。」

李治揉了揉她的頭頂。

一旁的武皇後為李令月係上五彩絲,輕笑道:「不許耍賴。」

角黍是包起來的,外麵沒有標識,吃進嘴之後才能確認裡頭是什麼餡,武皇後猜對了更多口味,贏了李令月。

李令月一揮手,爽快道:「願賭服輸,兒豈會言而無信?」

心裡暗暗道,反正她私庫裡的那些金銀財寶全是阿父、阿娘賞的,阿娘挑走幾樣,不過是換個地方藏寶而已,隨便拿吧!

裴英娘幫李旦係五彩絲時,發現他掌心有道明顯的疤痕,傷口銳利,看形狀,顯然是利器所傷。

她愣了一下。

李治和李弘、李賢、李顯幾人談笑風生,沒有注意到她的遲疑,武皇後似乎察覺到什麼,細長眼睛微微眯起,淡淡掃她一眼。

裴英娘垂下頭,飛快抽出絲帕,蓋在李旦的手上,擋住傷口。

她麵不改色,仔細纏好絲線,打了個簡單的結,淺笑道:「願阿兄綠琪千歲樹,壽比泰山鬆。」

這是把李旦當成老壽星打趣了,楊炯是初唐四傑之一,念他的詩不會太超前。

李旦唇角微微勾起,輕輕拍一下裴英娘,不動聲色間,自然而然收起受傷的手。

武皇後審視的目光移開了。

出了含涼殿,李旦輕聲說:「圍獵的時候不小心劃傷的。」

沒頭沒尾的一句解釋。

裴英娘聽懂了,點點頭,擔憂道:「阿兄還是當心些好,別碰生水,忌諱生冷的吃食……」

她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囑咐,李旦耐心聽她囉嗦完,「相王府的池子修好了,想不想去看看?」

裴英娘點點頭,問出一個盤亙在心頭已久的疑問,「阿兄食邑多少戶?」

李旦望著太子李弘離去的背影,有點心不在焉,隨口道:「一萬。」

裴英娘咋舌,幾百戶就夠一個公主吃穿不愁享樂一生了,親王竟然是食邑一萬戶!

「阿兄。」她咽了口口水,目光崇敬,「你好有錢。」

作者有話要說:

端五不是錯別字哈~以前是這麼叫的,那時候端五應該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賽龍舟也不是標配。五毒到底是哪五毒各地有些不一樣,基本都有蛇、蠍、蜈蚣,其他兩樣有的地方是蜘蛛、青蛙,有的是蜥蜴,蟾蜍,壁虎什麼的。

興慶坊原名隆慶坊,是李隆基和其他藩王年輕時候集體住過的地方,後來為了避諱,才改成興慶坊。李隆基即位以後,遷走其他藩王,擴建成興慶宮。之前出現一次忘了改成隆慶坊,後麵會改過來。隆慶池據說是武則天當政期間形成的,文裡提前了。

唐朝封爵有食邑,但是一般是虛封,聽起來風光,隻有加實封的才真有錢拿。實封幾百幾千戶的意思就是那一塊兒地的稅收朝廷替你收,然後供給你一個人花,還旱澇保收,如果當年飢荒大難啥的收不到錢,朝廷會自動把稅收給你補上。

親王食邑萬戶,但是實封絕對沒那麼多,文裡是十七想多了。

也有人說實封的意思是可以世襲的部分有這麼多,虛封是隻賜給本人享用的,個人不大贊同這一點,文裡就沒采用這個說法。

前麵忘了說,很多成語典故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故事,比如不情之請、今非昔比之類的成語唐朝好像是沒有的,當時的人不可能說出這幾個詞,「您」這個稱呼那時候也沒有,但是寫文的時候真的照史實來那得專家的水平才行……文裡就全部放飛~(≧▽≦)/~啦啦啦

另外說李白走權貴路線不是黑他啊,梅子很崇拜李白的,李白大大這人呢,自信心爆棚,早期通過推薦和名門聯姻,提高自身的階級地位,積極進取,誌向遠大,絕對不是那種餐風飲露、不食煙火的淡泊性子,李白大大的理想是尋得一個明君,做一個千古名臣,然後事實證明李白大大的詩寫得非常好,政治才能方麵還是欠缺了一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妖妃她母儀天下了(重生)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 少年巫師的煩惱 重返90:天才嬌妻美又颯 目標進球 雙生初雪 極道真仙傳 總裁專寵:替嫁嬌妻狠可愛 開學報到,我開了一輛限量款超跑! 財務自由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