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魏晉隋唐玄學佛學(2 / 2)

加入書籤

慧能(87),又稱惠能,俗姓盧,中國唐代僧人,禪宗南宗創始人。他生於廣東新興,少時父親早亡,靠賣柴養活老母。一日,慧能在街市中聽人誦《金剛經》,心有所感,於是到湖北黃梅,參拜說此經的五祖弘忍大師,願求作佛。五祖隨口說:「你是嶺南未開化的蠻人,哪裡能成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五祖看出慧能有慧根,但見左右弟子眾多,就安排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慧能樂於從命,終日舂米,乾得歡快。

一日,五祖命各徒弟作偈,若悟大意,將選為繼承人,作第六代祖。大弟子神秀在半夜三更時分,獨自掌燈,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清晨時,弘忍大師見到此偈後漠然不語。慧能聞聲來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許可,於是他高聲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所作偈,指出世間本無任何事務,故無塵埃可沾;佛性本來是清淨的,怎麼會染上塵埃?這與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萬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故而勝神秀一籌。

眾弟子見了,大為驚嘆。五祖怕人忌妒慧能,說:「也未見性。」第二天,五祖悄悄來到碓房,見慧能負著石碓奮力舂米,感嘆道:求道之人,為法忘軀,就應該這樣啊。於是問:「米熟了沒有?」慧能答道:「米早熟了,隻差沒有篩子。」五祖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慧能會意,三更時來到五祖住處。五祖為慧能講《金剛經》,慧能大悟。

三更受法,沒有一人知道。五祖又把世代相傳的衣缽正式傳與慧能,令他為第六代祖,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五祖吩咐慧能:你必須快快離開,否則有人會害你,不到必要的時機,不要把自己是禪宗六祖的身份講出來,免得僧人來爭奪衣缽。慧能急急逃到韶關曹溪,又被惡人尋逐,於是避難於獵人隊中,過了年的隱居生活。

一日,慧能想,現在是弘法的時候了,不能逃一輩子,於是來到廣州法性寺。當時法性寺主持印宗法師講經,風吹幡動,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幡動,爭論不已。慧能上前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人者心動,眾人大驚。印宗法師說:「行者定非常人,久聞五祖衣法南來,難道是行者嗎?」慧能說:「不敢。」於是取衣缽出示大眾。不久,印宗法師為慧能剃度,後又召集高僧名師為慧能舉行了隆重的授戒儀式。次年春,慧能離開法性寺,北上南華寺開山傳法。從此,形成禪宗的南派。

在南華寺,六祖慧能傳教說法長達7年之久。其言行被弟子法海匯編成書,這就是被奉為禪宗宗經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在佛教中,除了釋迦牟尼的言行記錄能被稱作「經」外,慧能是絕無僅有一個言行記錄被稱為「經」的。

慧能佛教學說的哲學基礎是性淨自悟,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四點:

1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慧能認為人人皆可成佛。

2無念為宗。《壇經》提出「世人性淨」,人人都具有清淨的佛性。但由於有妄念浮雲遮蓋,清淨的佛性顯現不出來。所以要下一番功夫把妄念浮雲吹散,使清淨的佛性顯現出來。要吹散妄念浮雲,並非難事,隻要「無念」即可。

3預悟成佛。慧能主張頓悟,隻要一念與教義一致,就可成佛。

4行住坐臥皆是坐禪。慧能反對坐禪,認為坐禪不但不能使人成佛,反而會使人離佛更遠。他還對禪定作出新的解說,「外離相日禪,內不亂日定」。外離相就是不執取外境,內不亂就是無妄念。不於外著境和「無妄念」都是「無念」,隻要做到「無念」,就體現了禪定功夫。這是對禪學理論的重大發展。

慧能的佛教理論明快簡易,從而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流行也更為久遠。他的禪學思想對中國中唐以後的佛教及宋明理學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韓愈(788),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韓愈歲考中進士,卻在之後的0年裡沒有得到一官半職,但這期間他結交了像柳宗元和劉禹錫這樣的才子,使自己的學業大有長進。歲時擔任監察禦史,但是他上書說天旱人飢,請求減免徭役賦稅,並指斥朝政,隨後被貶為陽山令。到憲宗即位後,韓愈被赦免回朝,不斷任職,但因為他先後與宦官權要等相對抗,所以為官經歷一直不順暢。0歲那年,他跟隨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因平定叛亂有功,所以升任刑部侍郎。歲那年,因為諫迎佛骨又被貶為潮洲刺史。不久回朝,先後擔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顯職。最後這一階段,政治上較有作為。公元8年,韓愈在長安去世。

在哲學上,韓愈是開啟宋明理學初源的哲學家,他的著作中《原人》《原道》《原性》《原龜》等篇,代表了他的哲學思想。

以儒的「道統」對抗佛的「法統」

韓愈在反佛鬥爭中建立了他的「道統」說。這一理論包括兩方麵:先王之道及其傳道係統。韓愈認為儒家的仁義之道,是天下公認的真理,是「正統」。老子之道「去仁與義」,佛之道根本不談仁義,都隻是宗教修養的出世原則。而他自己所維護的「道」,這是一個治國平天下,積極有為的入世學說。他以此「先王之道」批判佛老的反仁義言行。為了與佛教的「法統」相抗衡,他虛構出一個「先王之道」的傳授係統:「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柯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韓愈以繼承儒家「道統」為己任,這一道統說,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

性情「三品」的人性論

韓愈在《原性》中提出了「性情三品」的學說。他說「性也者,與生俱來也」,是先天的,「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根據人性中五種道德的情況,他把人性分為三品:上品者五德俱備,是善;中品者,五德有所欠缺,可善可惡;下品者,五德俱缺,是惡。與此相連的還有「情」,「情也者,接於物而生」,是後天的,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情的品級與性是對應的,也分「上中下」三品。上品的七情恰當而適中;中品的七情稍微有些過甚有些缺乏;下品於七情之中不是過甚就是缺乏,皆任情而行。韓愈認為,中品的「性情」通過引導,可以變為上品或下品,但「上品」與「下品」卻是先天注定而不可改變的。以上合之謂「性情三品」。

「聖人立教」的唯心史觀

韓愈在《原道》中提出了「聖人創製立法」的思想,他所說的「聖人」就是以仁義為道的先王和少數統治者。因此聖人就是仁義,仁義就是聖人,二者是一體的。他說:「有聖人立,然後有教以相生養之道。」聖人還製禮樂刑政,以安定社會秩序,這是聖人博愛之仁的表現。總之,認為社會歷史是由聖人安排造就的。

李翱(778),字習之,隴西(今甘肅)人。唐代思想家,文學家。自幼就「勤於儒學,博雅好古」,寫文章注重氣質。歲時,在汴州與韓愈相識。從此,他以韓愈為師,勤奮好學,並娶韓愈侄女為妻。歲那年,李翱進士及第,初任校書郎,後三遷至京兆府司錄參軍。憲宗元和初年,轉國子博士史館修撰等職。

李翱是一個性格耿直,說話無所避忌的人。權貴們雖然「重其學」,但是「惡其激訐」。因為重振朝綱的抱負無法實現,他鬱憤無處發泄,便去見宰相李逢吉,當麵指責他的過失,並提出自己將告病回鄉。李逢吉並未計較李翱的言行,還上奏讓李翱擔任廬州刺史。李翱到廬州後,正值旱災嚴重,逃亡人數達萬人,官吏們大量搶購田屋,以獲取暴利,傾家盪產的人家,卻仍要交納賦稅。李翱下令「以田占租」,不得隱瞞。收繳大戶豪門萬餘緡,使貧苦百姓得以安生。這是他比較突出的政績。

在思想上,李翱和韓愈一樣力主排佛,致力於儒學的復興,但他也受到佛教禪宗的影響。李翱的著作有《李文公集》,其中《復性書》代表他的哲學思想。

「性善情惡」的人性論

李翱以《中庸》為依據,繼承和發展了韓愈的人性論,提出了「性善情惡」論。他認為性與情是對立的,「性無不善」;而情卻是多變的,「情有善有不善」,「情本邪也,妄也」。因而情能掩蓋性的善與明,「情即昏,性斯匿也」。他說:「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也者,情也……性者天之命也,聖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動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這就是說性出自天命無有不善;而人之所以有不善,是由於溺於情欲而惑其性。而一般人如使其性恢復原來的光明,同樣能成為「聖人」。於是他詳細闡述了如何「復性」以成聖人,提出了「弗思弗慮」的「不動心」的修養方法。李翱的「性善情惡」的人性論明顯地受到佛教禪宗的影響,這種性情相對立說,實為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欲」說之濫觴。

「弗思弗慮」的復性方法

李翱從其「性善其惡」論出發,主張「復性」說。具體包括:

(1)聖人能「復其性」「盡其性」,因為聖人能「知情之為邪也,邪即為明所覺矣,覺即無邪」,並且聖人的「七情」都受到性的節製,因而總是恰當適中。「聖人」「復性」和「盡性命」的境界叫做「覺」或「至誠」,在此境界中「其心寂然,光照天地」,「無不知也,無弗為也」。

(2)「凡人」要像聖人那樣恢復人的本性,途徑就是「忘嗜欲」。復性的外部手段是「製禮以節之,作樂以和之」;復性的內心修養方法則是「知心無思」和「知本無所思」。前者是對心的強製(「齋戒」),後者是領悟到隻有「性」才是唯一真實,經過這一領悟過程,就達了聖人的「至誠」境界。這是心自然地「止定」於性的「寂然不動」,是絕對的靜止(「離靜與動」)。其認識路線就是通過心的內省功夫(「止」)達到主觀精神與客觀性命的合一(「誠」)。

柳宗元(778),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為「韓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哲學著作有《天說》《天對》《封建論》《非國語》等。

在北朝時,柳氏是著名的門閥士族自北魏以來,柳宗元的祖先世代顯宦,到唐朝,河東柳氏作為「關隴集團」的一個有勢力的家族,在朝廷中據有顯赫的地位。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在玄宗天寶末曾做過太常博士,安史之亂後又繼續為官。

柳宗元出生的時候,「安史之亂」剛剛平定0年。雖處於和平時期,但此時的唐王朝已逐漸走向衰朽。柳宗元九歲那年,爆發了由李惟嶽引起的繼安史之亂後又一次大規模的割據戰爭。歲那年,柳宗元又親歷了李希烈引發的藩鎮割據的戰火。

貞元元年(78),柳鎮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開始了隨父親宦遊的生活,他到過南至長沙北至九江的廣大地區。這段經歷使柳宗元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從這以後,他開始參與社交,結納友朋,並作為一個有才華的少年受到人們的重視。

柳宗元的父親柳鎮信奉傳統的儒學,他明經術,「得《詩》之群,《書》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懲勸,以植於內而文於外,垂聲當時。」母親盧氏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聰明賢淑,很有見識,並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父親和母親給了柳宗元儒學和佛學的雙重影響,這為他後來「統合儒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統合儒釋

柳宗元明確提出了「統合儒釋」的主張,認為儒佛二教「皆有以佐世」,對佛教應選擇吸收其有用的思想精華,用來豐富儒家學說。在他看來,佛教中有些理論是與儒家的精神實質相契合的。如佛教中「諸行無常」的觀念與儒家《周易》的變易思想是不謀而合的;佛教的佛性論與儒家的人性論也相符合。他提出佛教本於孝敬的思想,拉近了佛教與儒家以孝為仁之本的距離,為二者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思想基礎。

天人不相乾預

在柳宗元看來,「天」是自營自成的自然界,是宇宙,不是虛無縹緲的神。「天」是物的天,是客觀存在的天,沒有意識,沒有感知。「天」並不是誰經營創造的,而是由元氣的無限積聚而形成的。元氣是一切自然現象發生之源,一切自然現象統一於元氣。這一思想從根本上否認了造物主的存在,堅持了世界的物質性,表示了鮮明的無神論立場。在「天」和「人」的關係上,柳宗元認為「天」不能夠有意乾預「人」的「法製」與「悖亂」,「人」也不能夠乾預「天」;天與人「相分」,「各行不相預」。

陰陽三合,一以統同

這是柳宗元《天對》中的命題。屈原在《天問》中曾問:「陰陽三合,何本何化?」柳宗元《天對》中答道:「合焉者三,一以統同;籲炎吹冷,交錯用功。」柳宗元認為,天地中充滿了元氣,元氣分為陰陽二氣。萬物的形成和變化,是陰陽二氣矛盾運動的結果,即元氣的自然運動(籲吹)導致陰陽寒暑的冷熱的變化,因此而有產生萬物的效果。柳宗元的命題肯定了萬物統一於元氣,肯定了元氣本身對立物的交錯作用是運動的根源,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樸素辯證法結合的產物。

劉禹錫(778),字夢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秘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秘書劉尚書」。著有《劉夢得文集》。

劉禹錫的哲學論著是《天論》上中下三篇。

萬物「乘氣而生」的自然觀

劉禹錫認為物質性的「氣」是世界萬物存在的基礎,並且用清氣和濁氣陽氣和陰氣,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來說明世界萬物的生成和變化。在劉禹錫看來,天空有日月星辰高懸著,它們是宇宙萬象中最神奇明亮的部分,然而它們本源於山川五行之氣。天是清而輕的氣,地是濁而重的氣,濁而重的氣是清而輕的氣之根本。天地一經形成就相互發生作用,元氣緩慢地運動形成了雨露,急劇地運動形成了風雷。萬物憑借著元氣的運動而產生,又按其不同的性質群分類聚,有植物,有動物,而人是動物中最有智慧的。

天人交相勝

這是劉禹錫關於「天人關係」的著名觀點。劉禹錫認為天與人既相區別,又相聯係。天的基本作用是「生植」,天的規律是強者製服弱者。人的主要作用在於「法製」,人類社會的特色是規定「是非」的標準,按標準行動。凡合標準者賞,反之則罰。社會安定,是非分明,賞罰合乎標準,此時人生的準則發生效力,是「人理勝」,即人理勝過天理,強製弱的自然規律不能在人類社會中發生作用;如果社會混亂,是非不明,賞罰不分,道德法律都失去效力,此時人類生活就會受強有力者占先的自然規律支配,是為「天理勝」,即天理勝於人理。劉禹錫以此證明天不能乾預人的「治亂」,人也不能乾預天的「寒暑」。人在社會安定「人道」有效力時,無論是得禍得福,都不言「天」;在社會混亂「人道」失去效力時,人們就會把禍福的原因歸之於天。劉禹錫初步認識到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聯係和區別,對古代天人關係學說做出了理論貢獻。

「數」「勢」決定事物的存在及其變化

劉禹錫以「數」和「勢」來解釋客觀事物的存在及其變化。所謂「數」,是指客觀事物的恆常的規律性,是人們可以認識客觀世界的基礎;「勢」指客觀事物變化的必然趨勢。他說:「天形恆而色恆青,周回可以度得,晝夜可以表假,非數之存乎?恆高而不卑,恆動而不已,非勢之乘乎?」認為「數」與「勢」的關係是「數存而勢生」,它們都以物的存在為基礎,無論什麼事物都有其「數」和「勢」並受其支配,而不能「逃乎數而越乎勢」。他認為這是宇宙間極普遍的原理,所以,人類就可以運用智慧去認識客觀世界,駕禦客觀事物的變化,並依據「人理」(即以「法製」為內容的「人之道」)來「與天交勝,用天之利」,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魏晉士人清談玄學

◆高逸圖(所繪內容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唐。孫位

延伸閱讀

玄學五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玄學的內涵不斷被後世方術家所充實,產生了包括山醫命卜相在內的五種體係。

山,包含的內容是指修身養性,靜坐內煉等,大略可以包括有:導引內丹術外丹術武術等。代表著作有《太清導引養生經》《伍柳仙蹤》《唱道真言》《銅符鐵》以及太極拳五行拳等。

醫,就是古代中醫係統,治療手段為:針灸湯劑推拿祝由等。代表書籍有《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脈經》《針灸大成》《本草綱目》《湯頭歌》等。

命,指的是占算人生命運的學問。大略分有:四柱紫微鬥數九星論命等。代表著作有《淵海子平》《滴命髓》《紫微鬥數全書》等。

卜,指占卜運程的行為,大略分有:六爻梅花六壬奇門等。代表著作有《易林》《增刪卜易》《梅花易數》《皇極經世書》《大六壬全書》《奇門旨歸》等。

相,是觀察人的麵貌地理環境等的方法。大略分為:麵相手相風水等。代表著作有《柳莊神相》《麻衣神相》《地理全書》等。

名教與自然之辯

名教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是封建社會士人必須麵對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它關乎到士人的個體自由與群體秩序的關係。

◆淵明嗅菊圖。清。張風

◆人與自然和諧

延伸閱讀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月要

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停止不前,派人叫縣令親自去迎接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後,雖然心裡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出於禮節,不得不去迎接。當時天色已晚,陶淵明剛回家休息,穿著平常的百姓服飾。他生性隨意而為,準備就這樣去迎接他的上司。不料他的師爺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麵前說你的壞話。那樣就會影響你的遠大前程。」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道:「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鬥米的俸祿,向這種粗俗傲慢自以為是的人彎月要。」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隻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隱逸田園,再也沒有做過官。

成一家之言的《中論》

徐乾的《中論》集其哲學思想之大成,書中的許多哲學思想在今天仍是可資借鑒的,並且對研究歷史研究儒家思想發展史而言,它也是十分珍貴的資料。

◆《建安七子集》書影

◆「建安七子」圖

知識小百科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乾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最早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優秀文學家,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人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經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乾一番事業。故而他們的作品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邯鄲臨漳)中,又號「鄴中七子」。

魏晉遴選人才之書:《人物誌》

劉劭的思想是漢學向魏晉玄學過渡的中間環節。他的《人物誌》使人物品鑒論向理性和形而上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開了以後「四本才性」和以老莊思想解釋儒家「聖人觀」而融通儒老的先河,不管是對當時還是以後的人才選拔和培養,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物誌》書影

◆曹操像

延伸閱讀

魏晉注重品評人的形體相貌

《世說新語容止》有一個關於曹操的故事:魏武帝曹操有一次準備接見匈奴的使者,認為自己容貌醜陋,不足以威懾匈奴,於是選了一個替身冒充自己接見匈奴使者,而曹操本人卻持刀站立在一旁。接見完畢,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者詢問接見的感受,使者說:「魏王(指曹操替身)雅望非常,但是旁邊那個持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聽說後,大失所望,便派人追殺了匈奴的使者。曹操企圖以個人的容顏相貌來威懾敵國,結果弄巧成拙,成為笑柄。這個故事反映了魏晉時期的一種觀念或一種風氣:注重對人的形體相貌的品評。

何晏倡導「以無為本」

在魏晉「貴無論」玄學的建立過程中,作為倡導者的何晏的功績是不可泯滅的。何晏依據《周易》和《老子》這兩部經典提煉出了「以無為本」的命題,這是玄學的基本命題,哲學史上從經學思潮過渡到玄學思潮就是以這個命題的出現為標誌的。

◆漢代帛書《老子》殘片

◆《論語注疏解經》書影

延伸閱讀

傅粉何郎

何晏才華出眾,容貌俊美,而且喜歡修飾打扮,麵容細膩潔白,無與倫比,因此魏明帝疑心他臉上搽了一層厚厚的白粉。一次,大熱天之時,魏明帝讓人把他找來,賞賜他熱湯麵吃。不一會兒,他便大汗淋漓,隻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後,臉色顯得更白了,明帝這才相信他沒有搽粉,而是「天姿」白美。後來因他娶了魏公主,被拜為駙馬都尉,於是後人就把「傅粉何郎」作為一個典故,用來形容人麵容白淨漂亮,甚至也用來形容一些潔白的物品。

◆老子騎牛圖

完整的「貴無論」玄學體係

大事記:王弼的「玄學」,是借《老子注》《周易注》與《論語釋疑》建立起來的,是魏晉南北朝玄學哲學的代表,他的「以無為本」,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取代了老子哲學的「道」,使我國古代哲學的發展,名副其實地進入了理性發展的歷史階段。

◆王弼注《周易》書影

延伸閱讀

王弼與何晏

何晏性情放縱而又自命不凡,十分高傲。但自從王弼出現後,何晏一反常態,對王弼贊嘆有加。有一次,何晏府上談客盈座,共論玄理,氣氛非常熱烈。王弼後至,何晏便列舉討論過的命題對王弼說:「這些玄理我認為已無懈可擊,你看還可以再進行辯駁嗎?」王弼略一思索,便提出反駁,滿座皆以為屈。王弼又自問自答數次,眾人皆服。後來,何晏曾深情地評價王弼道:「孔夫子曾說過後生可畏。我看像王弼這樣的人,可以和他探討世界萬物的基本哲理了。」何晏和王弼幾乎同時在給《老子》作注。何晏見到王弼的《老子注》,自愧不如,半晌無語,自此便不再作注,而改寫《道德論》。足見王弼的學術思想水平,已比何晏高出一籌。

阮籍行為實踐玄學主張

從魏晉之世到南北朝終的數百年間,相比於玄學理論,阮籍那種宏放曠達的精神風貌生活情趣或行為,對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影響更大。

◆西善橋宮山墓阮籍畫像

◆南京秦淮區阮籍墓

延伸閱讀

阮籍不拘禮法

阮籍秉性極孝,但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時,他正在和別人下圍棋,對方要求終止這盤棋,阮籍卻執意要一賭輸贏。回家後飲酒兩鬥,大聲一號,吐血幾升。等到母親快要下葬時,吃了一隻蒸熟的小豬,喝了兩鬥酒,然後與母親作最後的訣別,一直到說不出話,後來又大號一聲,吐血幾升,因過度哀傷,形體消瘦,幾乎到了沒命的地步。

傳說阮籍黑白眼珠非常分明,能用青眼和白眼看人。母親去世了,嵇喜來安慰他,阮籍用白眼對待,嵇喜十分不高興地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聽說後,就帶著酒夾著琴去拜訪他,阮籍很高興,就用青眼對待嵇康。因此,拘於禮法的人都十分恨他。

《傅子》中的唯物思想

傅玄從自然界本身出發去說明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豐富和發展了漢以來的自然宇宙生成說,貫徹了無神論的精神,為我國古代哲學思想史增添了光彩。

◆晉武帝司馬炎像

◆傅玄講學

延伸閱讀

傅玄教太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因其品學兼優和為人正派,被請來做太子的老師。

太子府除了宮女太監外還有大批為太子辦事的官員,他們大都討好太子,以求日後謀得一官半職。當時太子年幼,喜歡玩耍。傅玄之前的幾個老師也不敢嚴格要求,太子想乾什麼就乾什麼。傅玄來後,在功課上嚴格要求,但他一走太子就又胡鬧起來,身邊的人都不加勸阻。幾次之後,傅玄十分憂慮。

一天,傅玄給太子講課時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太子不明白,傅玄解釋說:「您如果接近正人君子,那麼符合道義的話就會聽得多,自己的行為就會逐漸符合規範和準則。倘若您多接近小人,那就有如進入賣鮑魚的店一樣,時間久了,您就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太子聽後陷入沉思,開始反省自己。皇帝聽說後,很欣賞傅玄的話,就讓寫在屏風上,放在太子房中。

全新的宇宙生成論著作:《物理論》

楊泉的《物理論》獨辟蹊徑,綜合了天體學說中各家積極的成分,對宇宙形成作出了全新的解說,增添了嶄新的內容,大大豐富了前人的認識,因而它的宇宙觀更為堅實,它顯現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更徹底。

◆隱居生活

◆水為萬物之本

延伸閱讀

《物理論》中的「扁鵲」

楊泉《物理論》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趙簡子有疾,扁鵲診侯出,曰:「疾可治也,而必殺醫焉!」以告太子,太子保之。扁鵲頻召不入,入而著履登床,簡子大怒,便以戟追殺之。扁鵲知簡子大怒則氣通,血脈暢達也。

其實這則故事出於《呂氏春秋至忠篇》。原文是敘述宋國名醫文贄用激怒的方法為齊閔王治好了病,結果卻被烹而死的悲慘故事。楊泉在《物理論》中引用這則故事時卻變成了扁鵲診趙簡子,這可能是楊泉記憶有誤或故意移花接木。更有趣的是《太平禦覽》在引用《史記扁鵲傳》和《呂氏春秋》有關記述後,又引用了楊泉改編過的這則故事,從而留下了極為典型的重在敘事而疏於考證有關人物的例子。

現實與理想: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超越了自己人格的雙重性,以生命的代價彌合了「理想人格」與「外在人格」的分裂,實現了人格的升華和完全的獨立,最後顯現為一種卓特獨立的人格特征,這種人格特征給了後世一種深遠的影響。

◆嵇康像

◆七賢圖

著眼於現實的玄學之作:《崇有論》

《崇有論》在玄學的發展過程中,既上承何晏王弼「以無為本」的「貴無論」,對它進行了理論上的分析批判,又提出了「始生者自生」的思想,給了「獨化論」的理論以啟示和借鑒。對玄學思想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理論中介作用。

◆《晉書》書影

◆裴頠像

延伸閱讀

裴頠豁達善辯

《世說新語》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晉武帝在登基後,曾卜卦預測西晉的命運,卜卦的結果是得了個「一』字,晉武帝很不高興,以為隻有一世,大臣們也個個相顧失色。裴頠卻依照何晏的《老子注》解釋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以為天下員」,他的這一解釋使晉武帝高興了,也使群臣頓時都轉憂為喜。

◆《郭子翼莊》書影(郭象和裴頠同為「崇有論」的代表,郭象大體以莊子為宗)

言意之辯和《言盡意論》

語言文字能否充分地表達思想客觀對象的意蘊,是人類認識史上一個永恆的課題。言意之辯,作為貫通於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思潮,對於玄學以及文學藝術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魏晉士人

◆言意之辯

知識小百科

玄學三理

哲學史上把「聲無哀樂」「養生」「言盡意」稱作玄學三理。西晉嵇康《聲無哀樂論》《養生論》與歐陽建的《言盡意論》合稱三理。《聲無哀樂論》認為「心之與聲,明為二物」,但作為物之自然的聲音,雖「無係於人情」卻可用於表達哀樂。《養生論》以養生道理說明形神「表衷俱濟」不可相分的關係,認為「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言盡意論》主要論述名與物言與理的關係,承認語言概念能表達事物真相。

儒道的成功綜合與超越

郭象哲學是中國思想史上對儒道的第一次成功的綜合和超越,其個體主義本體論認識論人生觀社會歷史觀和美學思想對於中國主流思想具有極大的異質性否定性獨創性,這使得郭象成為中國古代個體主義思想潮流的代表人物。

◆郭象注《南華真經》書影

延伸閱讀

郭象口若懸河

郭象年少的時候好學,青年時期已經是知識十分淵博的人了。後來,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並有了深刻的理解。過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他實在推辭不掉,隻得答應了。到了京城,由於他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麼事情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每當人們聽他談論時,都覺得津津有味。當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常常在別人麵前贊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郭象的辯才,由此可知。

葛洪和《抱樸子》

《抱樸子》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從此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係;又繼承魏伯陽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國晉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寶貴材料。

◆《抱樸子》書影

◆葛洪塑像

延伸閱讀

葛洪與古代煉丹術

在封建社會裡,貴族官僚為了永遠享受驕奢淫逸的生活,自然會妄想長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煉製出「仙丹」來,滿足他們的奢欲,於是產生了一種「煉丹術」,即煉丹的人把一些礦物放在密封的鼎裡,用火來燒煉。礦物在高溫高壓下就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出新的物質來。煉丹術在我國發展得比較早,葛洪就是一個煉丹家。長生不老的仙丹是貴族官僚的幻想,當然是煉不出來的。但是在煉丹的過程中,人們卻發現了一些物質變化的規律,這就成了現代化學的先聲。如葛洪在煉製水銀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

佛教的傳入與盛行

佛教自傳入中國之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哲理部分與儒道等相融會相激盪,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裡,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

◆菩薩達摩渡江圖碑

◆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

延伸閱讀

「臘八粥」與佛教

對於「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後,在深山之中苦度6年學習經典,而學經完畢的日子正是臘月初八,也就是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釋迦牟尼因6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隻吃一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成之時,已是瘦骨嶙峋,容形似枯木一般。

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討。村中一牧牛女子,用缽盂煮牛奶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很快恢復健康。佛教興盛以後,為了紀念這件事,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舍飲食的日子。

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臘月初八施舍這件事逐漸變成了熬煮「臘八粥」的習俗。隨著佛教的興盛,臘八粥也流行到民間。有錢人家的臘八粥要用幾十種米豆果料熬成,親朋好友之間還互相贈送。窮人也要在這一天用小米紅棗熬一鍋粥應應時令。傳說「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

因果報應和神不滅論

慧遠的淨土思想是古印度淨土教在我國初始弘傳的理論結晶,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碰撞交融的產物,同時又與東晉時代的苦難現實的催化以及慧遠個人的修學背景相關。

◆東林寺

◆慧遠大師

佛教哲學的重要著作:《肇論》

《肇論》是中國哲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既代表了僧肇本人的理論思辨水平,也是當時中國佛教理論發展的高峰,對後世中國佛教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喬達摩佛陀像

◆頭戴精美王冠的佛像頭部

延伸閱讀

鳩摩羅什來中國

鳩摩羅什名震西域後,他的聲名也傳到了東方各地。當時苻堅在關中稱王(前秦)。苻堅建元十三年(公元377年)正月,太史上奏說:「有星在外國上空,這說明有大德大智的人來輔助中國。」苻堅聽後,就出兵向西域征伐,並且要求他們必須把鳩摩羅什俘獲來。後來,大將軍呂光抓獲了鳩摩羅什,帶兵返回前秦,走到半路,將軍隊安置在一座山腳下,將士們都休息了,鳩摩羅什對呂光說:「在此休息,必有災禍,將軍隊帶到隴上。」呂光沒有采納,結果半夜下起大雨,山洪暴發,淹死了幾千人。鳩摩羅什對呂光說:「我們不宜停留,應盡快返回長安,中途必有福地可居。」這次呂光聽從了鳩摩羅什的話,走到涼州,聽到了苻堅被後秦姚萇殺害的消息,呂光三軍戴孝,到涼州城自立為王,即歷史上的後涼。

後來,後秦王姚興遣使敦請鳩摩羅什,後涼不放人,於是姚興派隴西公碩德去討伐後涼,將鳩摩羅什帶到長安。姚興待之以國師之禮,二人常常整日交談,研討佛理,樂而忘倦。鳩摩羅什到來後,被請到逍遙園,翻譯佛經。他能夠背誦許多佛經,又通漢語,翻譯的經文非常流暢。

反佛之利刃:《神滅論》

範縝撰寫的《神滅論》,在我國古代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不僅從理論上揭穿了神學的謊言,而且也譴責了當時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會危機,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他那堅持唯物主義的無神論思想和為捍衛真理勇於戰鬥的精神,千百年來始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範縝像

◆鐫造於南朝齊梁年間的佛像

延伸閱讀

決不賣論取官

《神滅論》抓住了時弊,擊中了佛教的痛處,它一問世,人們爭相傳抄,朝野為之喧嘩。竟陵王蕭子良憑借宰相的權力,慌忙調集眾僧名士,軟硬兼施,輪番圍攻範縝。但由於他們講不出像樣的道理,盡管人多勢眾,也沒有壓倒堅持真理的範縝。佛門信徒太原名士王琰,借儒家講究孝道為武器,撰文立著,企圖一下子封住範縝的口,他帶著嘲諷的口口勿說:「嗚呼!範子,你怎麼竟連自己的祖先在哪裡都不知道!」但範縝當即反唇相譏說:「嗚呼!王子,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祖先的神靈在哪裡,為什麼不殺身去追隨它們呢?」王琰啞口無言,敗下陣來。蕭子良又派名士王融到範縝那兒,企圖用官位加以利誘,王融對範縝說:「神滅之說既然是異端邪說,而你卻堅持己見,恐怕會有傷名教。以你出眾的才華和美德,何愁官至中書郎。而你為什麼要違背眾人的信仰,自討身敗名裂呢?」範縝聽後哈哈大笑,回答說:「倘若我範縝肯於出賣人格,背叛信仰,去撈取官位,恐怕早就當上了尚書令尚書仆射一類的高官,你說的中書郎又豈在話下!」

一統經學局麵的著作:《五經正義》

唐初大儒孔穎達編訂的《五經正義》在中國經學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它摒棄南學與北學的地域偏見,將西漢以來的經學成果盡行保存,完成了中國經學史上從紛爭到統一的演變過程。

◆《五經》書影

知識小百科

《五經正義》

《五經正義》是唐代頒布的一部官書,規定其中的解釋為經學的標準解釋。五經指五部儒家經典著作,即《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周易》)《春秋》。漢武帝時,朝廷正式將這五部書宣為經典,故稱「五經」。《五經正義》引用大量史料詮釋典章製度名器物色,又詳於文字訓詁,為後人研讀經書提供了方便。

玄奘和佛教唯識宗思想

法相唯識宗是中國佛教哲學的一大宗派,它真正在中國的流傳,始於玄奘及其弟子。玄奘全麵地翻譯並融匯介紹了印度唯識學的理論著作,玄奘弟子對玄奘的唯識學著作做了大量的注疏,在此基礎上建構了中國唯識學的基本模式和理論體係。

◆唐玄奘取經圖。元。王振鵬

◆玄奘至印度攜回佛經

延伸閱讀

玄奘和《大唐西域記》

玄奘攜帶大量經卷和佛像回到長安後,唐太宗在洛陽宮儀鸞殿召見了他。當時大唐王朝正在對西域用兵,急需了解西域地區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情況,唐太宗就請玄奘將其在西域及印度的所見所聞撰寫成書。於是,玄奘口述,弟子辨機執筆寫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大唐西域記》共分十二卷,約十餘萬字,書中記載了玄奘遊歷印度途中所親歷的110個國家和傳聞的28個國家的情況。全書內容豐富,文字流暢,敘事翔實。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六祖法寶壇經》集中體現了六祖慧能的思想,其中的禪學理論不僅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對世界文明也有積極的影響。六祖慧能被視為世界傑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塑像矗立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裡。

◆達摩至慧能六代祖師像。局部

◆六祖像圖。明。丁雲鵬

韓愈反佛興儒的道統論

韓愈站在時代的高度,麵對外來佛教文化及本土道教文化的挑戰,以弘揚儒家聖人之道的基本精神為己任,正式提出了儒家道統思想。經韓愈的努力,使儒學再度復興,並在宋末以後占據了社會文化的主導地位。韓愈的道統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韓愈像

延伸閱讀

韓愈諫迎佛骨

唐憲宗晚年迷信佛法。他聽說鳳翔法門寺護國真身塔裡供奉著一根骨頭,傳說是釋迦牟尼佛的一節指骨,每30年開放一次,讓人瞻仰禮拜,這樣就能風調雨順,人人平安。於是就派人到法門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長安,並把佛骨先後放在皇宮和寺裡讓大家供奉瞻仰。下麵的王公大臣也爭相效仿。

韓愈向來不信佛,更反對這樣鋪張浪費迎佛骨,於是就給唐憲宗上了一道奏章說,佛法在中國古代是沒有的,隻是後來才從西域傳了進來。他還說,歷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壽命都不長,可見佛是不可信的。唐憲宗看後大發脾氣,說韓愈誹謗朝廷,要處死刑。宰相裴度等連忙求情,唐憲宗氣消之後雖沒殺韓愈,但還是把他貶到潮州去了。

◆法門寺(819年,韓愈上書《諫迎佛骨表》,反對唐憲宗從法門寺迎佛骨供奉宮中)

開創理學先聲之作:《復性書》

李翱的《復性書》對儒家心性理論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開啟了宋明理學的基本方法和主題,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李文公集》(《復性書》收錄其中)

◆李翱。《習之全集錄》

延伸閱讀

李翱和「雲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任朗州刺史時非常向往惟嚴禪師的德行,曾多次邀請惟嚴禪師下山參禪論道,都被惟嚴拒絕了,所以李翱就親自去拜見惟嚴禪師,巧遇禪師正在山邊樹下看經。雖知太守來,但惟嚴仍無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他仍然專注於經卷上。李翱看禪師對自己不理不睬,一時怒起,忍不住斥道:「見麵不如聞名!」說完便拂袖欲去。惟嚴禪師至此才冷冷說道:「太守何得貴耳賤目?」短短一句話,李翱為之所動,就轉身拱手致歉,並問道:「如何是道?」惟嚴禪師以手指上下說:「會(領悟了)嗎?」太守搖了搖頭說不會。惟嚴:「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聽了,欣然作禮,隨述偈曰:「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答屈原《天問》的《天對》

柳宗元的《天對》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部奇書。屈原在《天問》中發出170多個質疑性的問題,從戰國時期到唐代,無一人作出回答。柳宗元被貶柳州後,將其概括為為122條,逐個作了精辟的回答。它反映了作者對宇宙萬物的認識水平和自然哲學思想。

◆柳宗元像

◆《柳河東集》書影

延伸閱讀

「死在柳州」的緣由

自古有「穿在蘇州,玩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的說法。「死在柳州」指在柳州死後,可有副上好的柳州棺材入葬,這是贊譽柳州的棺材(柳州地區人稱棺材為壽枋,亦叫長壽)。據說,柳州棺材名聲大噪還是源於柳宗元。晚年的柳宗元被貶到柳州,並客死異鄉。當時,柳州人民為了紀念柳宗元,特地用了一口由上等的雪鬆木製成的棺材來裝殮他的遺體。遺體運到西安後,居然完好無損。從此,柳州的棺材聲名遠揚。

古代唯物論思想的新高峰:《天論》

劉禹錫的《天論》從哲學的意義上劃清了天道觀上「自然之說」與「陰騭之說」的根本界限,對從董仲舒到韓愈的一切有神論思想,其中包括玄學和佛學的基本論點進行了理論清理,提出了許多帶有創見性的哲學觀點,從而把我國古代唯物論思想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劉禹錫像

◆《劉夢得文集》書影

延伸閱讀

三遷其家著千古奇文

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當朝權貴,被貶為安徽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通判應住衙門裡三間三廈的屋子。可和州知縣見劉禹錫是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麵江而居。劉禹錫沒有埋怨,撰寫一幅對聯貼於房門:麵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辨。這個舉動氣壞了知縣,又令衙內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由三間改為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然後安心住下,讀書作文。知縣見他還是悠然自得,將其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隻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全家老小根本無法安身。劉禹錫覺得這縣官欺人太甚,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一文,並請大書法家柳公權書碑勒石,立於門前,以示「紀念」,一時轟動朝野。

◎建築設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戰星錄 賺錢,復仇,征服宇宙 回到九零當巨星 嫁給前夫他爹 執行利劍 悍城 穿成對照組後鹹魚女配爆紅了 天衡之旅 封神改命,從石磯娘娘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