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輯 文明的聖火(1 / 2)

加入書籤

●解縉編《永樂大典》

解縉,字大紳,吉水(在今江西)人,幼年聰穎好學、才思敏捷。後來,解縉考中進士,任庶吉士。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他和胡廣等人均被提拔為翰林學士,擔任皇帝的顧問。朱棣讓解縉主持編寫《永樂大典》,他從各處調來146人,開始了編纂大典工作。一年多後,他們編成一部書,呈給朱棣。朱棣給書題了書名叫《文獻大成》,對包括解縉在內的147位編書人都賞給鈔銀。但朱棣還嫌這部書簡略,又讓太子少師姚廣孝(即道衍和尚)和刑部侍郎劉季協助解縉在原書的基礎上,加以增補,務使一切典籍都包羅在內,無一遺漏。

姚廣孝是皇帝的親信,他的參與,要錢要人誰也不敢駁回。於是在文閣設立了編書館,讓禮部揀派有文才的官吏和四方老儒來擔任纂修,選派一些書法好的國子監學員和一些外府縣學中的生員擔任抄寫工作,前後竟動員了3000多人,由光祿寺供給夥食。這次花了將近3年時間才將全書編成。朱棣根據自己的年號,把這部書命名為《永樂大典》,還親自寫了序言。

《永樂大典》共計22937卷,裝訂成11095冊,總計37000多萬字,全部用工整的蠅頭小楷寫成。朱棣在遷都時,用船將《永樂大典》運到北京宮中,藏到宮中的「文樓」裡,成為稀世國寶。

●李贄反封建思想

李贄本姓林,名載贄,因避明穆宗朱載量諱改名贄,號卓吾。他出生在福建泉州,其家世代為巨商,到祖父一代家道中衰,父親林白齋隻好開館授徒以教書為業。李贄7歲發蒙,跟他父親「讀書、歌詩、習禮文」,12歲時已能下筆成文。他寫了一篇題目叫做《老農老圃論》的文章嘲笑孔夫子,暗地裡還頗有幾個同窗給他叫好。

少年時代的李贄便不同凡響,喜歡標新立異,讀四書五經,他不喜歡朱熹的注。朱熹的注不論是鄉試還是會試都是考試的內容,他居然敢於說不喜歡,甚至加以非議,無疑是需要很大的膽量的。20歲以後,為了養家糊口,他不得不與同齡人一樣去走科舉求仕的道路。26歲,李贄中舉,但他以後再沒有去參加科舉考試。李贄30歲時開始進入仕途,幾十年宦海沉浮後,他在公元1580年雲南姚安知府任職期滿後,迅即掛印而去。李贄離開姚安時,「士民遮道相送,車馬不能前進」,他帶走的「僅圖書數卷」,「俸祿之外,了無長物」。

公元1581年辭官後,李贄住在湖北黃安好友耿定理家中,他一邊教授耿家子弟,一邊勤奮寫作。公元1584年,耿定理病逝,事情太突然了,他一時竟不知所措。他困於生計,出家入麻城龍湖芝佛院當和尚,他不守戒規,專心從事講學和著述。62歲,他剃去了頭發,有人問起原委,他回答說:「所以落發者,則因家中閒雜人等以俗事強我,故我剃發以示不歸……又此間無見識人多以異端目我,故我遂為異端以成豎子之名。兼此數者,陡然去發,非其心也。」這種行徑顯然是有些抗議色彩的。

公元1590年,李贄的詩文集《焚書》問世,這是一部向程朱理學的挑戰書。李贄猛烈地抨擊封建綱常禮教,撻伐孔、孟,統治者把他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他是以「左道惑眾」。有人要以「大傷風化」的罪名把他抓起來解回原籍,後來事情不了了之。

公元1599年,李贄的另一重要著作《藏書》在南京刊出。書中毫無顧忌,大膽地貶斥時政,裁量歷史人物,抨擊社會製度,這下子就大大觸犯了統治者,犯下不能饒恕的罪行。公元1600年,道貌岸然的理學家們糾集流氓打手搗毀了芝佛院,使其無落腳棲身之地。接著,又毀了埋骨塔,對李贄進行了最野蠻的人格侮辱。禮部給事中張問達上書皇帝,指控他刊刻《藏書》《焚書》,「惑亂人心」,「不可不毀」。於是,李贄被逮捕入獄。是時,他已是一位76歲的老人了,而且正在病中。但他毫無懼色,神情端莊,鎮定自若,寧死不屈。公元1602年的一天,在獄卒給他剃頭時,他突然搶過剃刀割喉自殺而死,李贄以剛烈之死抗議封建製度對他的殘酷迫害。

李贄著述盈車,明、清兩代都被列為禁書,他是明代後期一個特殊的反封建反理學的進步思想家。李贄之所以名傳千古,就在於他對封建統治者有一身不肯屈從的錚錚傲骨;在於他敢於打破千百年來人們對孔子的頂禮膜拜;在於他敢於直接批判統治者的精神武器——程朱理學;在於他「非聖無法」的叛逆精神。

●湯顯祖「臨川四夢」

湯顯祖是江西臨川人,出生在書香門第。他5歲時就能做對聯,12歲就會做詩。他的伯父酷愛戲曲,還從事過戲曲演出,湯顯祖從小也對戲曲產生了興趣。湯顯祖34歲時才中了進士,他幾次拒絕大官僚們的籠絡,被安排到南京當了個閒官,但他疾惡如仇,常常對時事大發議論。有一回他向朝廷上書,指責執政者,還牽扯到皇帝,因此被貶到偏遠的地方作了一個縣官。可湯顯祖並沒有消沉,他把縣城治理得井井有條,後來反對他的人依然要罷他的官,湯顯祖也早就對官場厭倦了,就辭官回到了江西臨川老家,開始了他的戲曲創作歷程。

湯顯祖在臨川城內香楠峰下建造了一座新房子、取名為「玉茗堂」,在這裡,湯顯祖一心一意地創作劇本,還親自導演排練。盡管湯顯祖晚年生活貧困,可他從戲劇創作中得到了無窮無盡的樂趣。湯顯祖流傳下來的戲劇主要有《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係,又被稱為「臨川四夢」。「臨川四夢」在明末影響極大,不少戲劇家都學習他的風格,在明末形成了戲劇史上的「臨川派」。

●施耐庵與《水滸傳》

蘇州城閻門外懷肯橋施家巷,有一戶施姓人家,是孔子72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位老秀才給這個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一定是一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繈褓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群書之冠《水滸傳》的施耐庵。

施耐庵7歲時,家貧無法上學。但他刻苦好學,經常向別人借書看,並請教於人,有時還悄悄到府學去旁聽。就這樣,他少時讀了許多書,學了許多知識。13歲時,他已能在大庭廣眾之中對答如流,下筆一揮而就。有一次,鄰居有個老人病故,他的家人約請在滸墅關教私塾的季秀才給寫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時趕到,別人就提議讓施耐庵試試。施耐庵也不推讓,過來一揮而就。後來,當季秀才看了這篇兼有稚氣和才氣的祭文時,口中稱贊不已,並提出帶施耐庵到滸墅關去讀書學習,且不收學費。後來,他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滸墅關不僅熟讀諸子百家,而且各種書都去瀏覽。當時刊行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晃蓋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揚誌賣刀」等故事都引起了施耐庵的強烈興趣。課餘時,他還同夥伴一起舞刀弄棒,練習武藝。當時,蘇州城裡經常唱些如《石頭孫立》《青麵獸》《花和尚》《武行者》《同樂陪燕青捕魚》《李逵負荊》等話本和雜劇,施耐庵有時也能有興趣地欣賞,他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羅漢」流露出非常敬佩之情。

公元1331年春,年已36歲的施耐庵上京應試。天從人願,秋闈他一舉金榜題名,施耐庵中辛未榜進士。發榜後,他在拜謝師友中結識了同榜得中的浙江青田人劉伯溫此後,兩人常在一起談古論今,十分投契。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錢塘擔任縣尹。但是,官場腐敗、貪官汙吏肆無忌憚,他恥於同流合汙,兩年後便憤然辭官歸隱。

施耐庵從錢塘棄官回來之後,在蘇州東南隅的施家橋開館授徒。一天,一位商人領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前來拜謁施耐庵。這個商人姓羅,是山西太原人,經常往來於蘇杭做生意。他因久聞施耐庵大名,這次專程把兒子羅貫中帶來向他投師求學。施耐庵見羅貫中談吐風雅,頗有才學,心中十分喜愛,就收下了他。

施耐庵早就有用筆耕來施展自己的抱負與才華的打算。一次,他路過一個書鋪時,看到裡麵有不少手抄話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張叔夜擒賊》,內容是講梁山泊宋江等一百單八將殺富濟貧的故事。他立即買了回來,並打算以此為資料,把其它有關梁山泊故事的話本內容加以修改,寫一部《江湖豪客傳》。這時,施耐庵的父親和妻子季氏相繼病逝了,他續娶的妻子為申氏。申家比較富裕,也是個書香之家,他們很支持施耐庵寫書,特地花了一筆錢,請畫師按照宋末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臨摹成了36張人物畫像,掛在家裡,讓施耐庵寫作時參考。有了申家經濟上的支援,施耐庵不再開學授徒,一心意從事專業創作。他隻留下了得意門生羅貫中人,專門幫助自己整理書稿,並同他一起磋切寫作技藝。

劉伯溫做了朱元璋的軍師後,多次向朱元璋推薦施耐庵。朱元璋很重視,特派劉伯溫去召請。施耐庵聽到這個消息,因厭惡作官,隻得暫時躲避起來,回到了蘇州閻門外施家巷,繼續專門創作他的《江湖豪客傳》。為了避過劉伯溫的追覓和戰亂,完成自己出書的夙願,施耐庵決定找一塊淨土靜心從事寫作,他想到了先後做過鬆江同知和嘉興同知的好友顧逖。顧逖已辭官回到興化家中,興化地方偏僻,四周環山繞水,無喧鬧之苦,是一個專心從事寫作的好去處。施耐庵便帶著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學生羅貫中,搭船渡江北上,徑赴興化。施耐庵在顧逖的熱心幫助下,在興化靠近黃海邊白駒鎮上定居下來,專心寫作。

公元1367年,朱元璋手下大將常遇春攻破了平江。朱元璋再次派劉伯溫帶著禦旨專程登門召請施耐庵。劉伯溫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施耐庵的新居,已明白施耐庵其意甚堅,就未再多說什麼,回去復旨了。施耐庵惟恐朱元璋再來召請,便到白駒鎮以西18裡自己的莊田上,按蘇州格局建了房院,遷來居住。當時,村西有一蘆葦盪,占地十餘畝,湖中蘆葦繁茂,每到秋冬季節,水鳥成群結隊而來。湖中有一微型島,施耐庵便以此模擬梁山泊,常和羅貫中一起乘著小船,登臨其上,尋找靈感,精心構思小說。

施耐庵在施家橋住了一年多,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寫作和修改《江湖豪客傳》上。全書即將寫完時,他又覺得書名比較直白,心中不甚滿意,便征求羅貫中的意見。羅貫中看出老師的心思,就說:「老師,書名不如就叫(水滸傳》吧!」施耐庵沉思片刻,然後說:「『水滸』就是水邊,隱含『在野』之意,有典故。詩經曰:『古公宜父,朝來走馬,率西水滸,至於歧下』,是歌頌周代發祥史的。我這部書是寫起義英雄的,叫它『水滸』,非常合適!」於是,書名定下。

《水滸傳》成書後,很快被傳抄到社會上去,人人爭相閱讀。到了公元1368年冬天,《水滸傳》抄本傳到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因為兩次派人請施耐庵出來作官都被拒絕了,心中一直有氣。他看了這本書,火氣更大了,隨即作了批示:「此倡亂之書也。是人月匈中定有逆謀,不除之貽患。」於是派人把施耐庵抓來,將他關進了南京天牢。劉伯溫知道此事之後大吃一驚,便趕緊到天牢探望他。施耐庵要劉伯溫想個辦法救他出去,劉伯溫對他說:「師兄乃聰明絕頂之人,還需用詢問我嗎?你是怎麼進來的,就能怎麼出去。」說完,微微一笑而去。施耐庵反復琢磨劉伯溫的話,終於明白了:我是因為寫書坐牢的,還是要通過寫書才能出去呀。我的《水滸傳》寫了宋江一夥人起義造反,犯了統治者當然也包括朱元璋的忌諱。要是我能把宋江等人寫成像張士誠那樣接受元朝招安,不就得了嗎?接著,他將自己的創意向刑部闡明後,刑部允許他繼續寫作。於是,他便在天牢裡以張士誠降元為背景,把《水滸傳》續下去,又寫了宋江等人接受招安,歸順朝廷。

施耐庵用了將近一年時間,才把這部《水滸傳》的後五十回續成。最後將書送呈朱元璋閱覽後,又加上劉伯溫從中幫忙,施耐庵被釋放出獄。施耐庵坐牢一年多,經受多方折磨,再加上創作辛勞,早已身患大病。待出獄時,他已是一個瘦骨嶙峋、步履艱難的老者了。

施耐庵到淮安後,租了間房子,暫且住下來靜心養病。公元1370年春天,施耐庵病情加重。施耐庵的二弟彥才從白駒場趕來探望,見此情景,不禁愴然落淚。施耐庵臨危前對彥才說:「我一生都累在一部《水滸》上!我死以後,子孫千萬不要寫書,也不要作官,隻叫種田便可。」說罷,一代文豪就與世長辭了!終年75歲。他的遺體葬在淮安,後來,他的後人把他的墓遷到白駒場施家橋。

施耐庵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伏案疾書的書齋。他的書是寫完了,但書並沒能夠出版,他的夙願也未能達到。他的愛徒羅貫中深知師傅的誠摯之心。師傅沒了,羅貫中要完成老師的遺誌。羅貫中在淮安精心整理《水滸傳》遺稿。經過幾個月艱辛地勞動,書稿終於有了眉目。他決計為書稿找一個出版者,使其流傳後世,以了師傅生前的心願。

此時,他打聽到福建建陽刻印書籍十分興旺,便帶著書稿、打點行裝徑赴建陽。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走了一家又一家刻印書場,卻無一家肯接受刻印此書!施耐庵的案子全國皆知,特別是文化界更加清楚,誰也不敢冒著觸犯皇帝而獲殺頭之罪的風險出版此書。

當羅貫中拜訪完最後一家書場也一無所獲時,他隻好租了一間房子,作了長住打算,以待天時。因為建陽係全國刻印書場中心,書場林立,此地若不肯出版,其他地方希望就更加渺茫。由於時間很充裕,他將《水滸傳》又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然後重新認真細致地編校。《水滸傳》隻能暫時束之高閣了。

此時,羅貫中也為日後創作《屯國演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收集了許多資料,如神誌傳說,研究史料,構思小說。接著,他開始伏案創作《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與《水滸傳》一樣,也是千古佳作。後來,他又創作《三遂平妖傳》,可惜僅寫二十回,便因病輟筆。不久,奇才羅貫中也因病逝世了。

150多年過去後,興化出了一位使《水滸傳》得以問世的貴人,他名叫宗臣當時,宗臣奉旨做福建提學副使時,羅貫中的後人借同鄉之名拜訪了宗臣,請求準許刻印出版《水滸傳》,以激發軍民的抗倭鬥誌。而宗臣當時正負責整頓軍備,鼓勵士氣全力抗倭,他當下便允諾了。於是這千古名著《水滸傳》,才得以見天日!可以說,《水滸傳》的問世,羅貫中功不可泯,宗臣功不可泯!

最早的《水滸傳》福建版本,多已失傳,僅剩一部五回殘本而已。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時,有一位熱心人收集到民間《水滸傳》傳抄本重新刻印出版,並以「天都外臣」的化名作了一篇序言。今天我們出版的《水滸傳》便是這個版本。這位「天都外臣」為流傳《水滸傳》也是功不可泯。

●《三國誌通俗演義》

《三國誌通俗演義》由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以史實和傳說相結合的形式創作而成,《三國演義》為其簡稱。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三國誌通俗演義》共120回,約75萬字,為其主要代表作,描寫了東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至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110餘年的歷史故事,它是在歷史典籍、傳說、話本和戲曲的基礎上創作完成的。

《三國誌通俗演義》為讀者、聽者提供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歷史人物群像,尤其是諸葛亮的形象最為深入人心。諸葛亮在人們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這便是小說濃墨重彩加以渲染的魅力。關羽、張飛亦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對他們與劉備名為君臣、情似骨肉、生死不渝的義氣十分贊賞。此外對大義凜然的趙雲及忠於蜀漢集團的龐統、黃忠、薑維等英雄也作了熱情贊揚,同時對曹魏、孫吳集團的文武大臣也予以充分描寫和不同程度的肯定。

《三國誌通俗演義》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文中涉及了數不勝數的大小戰爭,各具特色,展現了戰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描述戰爭的過程中,羅貫中善於抓住重點,突出人物,將軍事、政治、外交鬥爭融為一體,寫出戰爭勝負原因和各方將帥的性格、氣度和智謀。

《三國誌通俗演義》對後世影響深遠,它的出現使長篇小說創作不再僅是說書藝人的專利,它成功地再現歷史,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群眾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戰星錄 賺錢,復仇,征服宇宙 回到九零當巨星 嫁給前夫他爹 執行利劍 悍城 穿成對照組後鹹魚女配爆紅了 天衡之旅 封神改命,從石磯娘娘開始 請不要打擾我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