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壬午軍亂(2 / 2)

加入書籤

大清在漢城隻有一營兵馬,奕譓不敢莽撞,在李鴻章的建議下一麵傳發電報向朝廷求助,一麵收緊兵力,死守總監府。

「豈有此理!」明聖帝大為震怒,「曾國荃在朝八年未有一亂,孚親王初至朝鮮,便釀成這般禍事,朕的臉麵都被他丟盡了。」

鍾親王趕忙求情:「朝鮮對大清素來陽奉陰違,九弟德望不足,漢城又有倭國浪人陰謀顛覆,所以才釀成今日禍患,請皇上先定朝鮮之亂,爾後再治孚親王失政之過。」

明聖帝壓了壓怒火:「擬旨,著北洋水師參將鄧世昌統帥主力艦五艘援助漢城,再命陳玉成率兵一協,克日入朝平叛,欽此!」

鍾親王領旨謝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玉成自不必說,鄧世昌是在中法海戰中立下戰功的新貴,短短兩年便自從四品管帶遷升為正三品參將,也不知多少彈劾奏折因嫉而出,明聖帝全不理會,對鄧世昌恩渥愈厚,他也因此變成了北洋水師中的實權派人物。

鄧世昌也沒讓明聖帝失望,接到電報厚自威海衛出兵,克日跨過黃海,直接在仁川登陸,率領陸戰軍趕在陳玉成之前解除了總監府被困的危機。

閔妃業已逃出漢城,孚親王大為光火,以陳鄧二軍為倚仗,很快驅逐王宮亂民,將朝鮮王室牢牢掌控在了手中。

緊隨其後,孚親王以朝王李熙之名,對漢城亂軍進行血腥鎮壓,作為倒清勢力的核心人物大院君當然變成了重點清算對象。

李鴻章向奕譓建言:「奴才有一計,可安朝鮮局勢,請王爺深思察納。」

孚親王揚一下手:「少荃直言不妨。」

李鴻章斟酌道:「朝鮮羸弱,外戚乾政、宗親勢強,皆出國君無能之故,當次情景,王爺騎虎難下,莫若釜底抽薪,以康穆王妃(朝鮮翼宗妃)命,使李熙退居上王位,立世子李拓為朝鮮國王,王爺揀選忠心輔臣,佐助幼主,王爺監行其政,自可早日安定朝鮮政局。」

孚親王略顯躊躇:「此計雖妙,未免操之過急。」

李鴻章又道:「大院君多謀,閔妃智妖,二人兩廂製衡倒也罷了,若留一方主政,必將隱伏後患,王爺早做打算才是。」

孚親王想了一想說:「這樣吧,煩勞少荃先謁朝王,或降旨意,命世子監國,或禪王位,往盛京頤養,任其自便則可。」

李鴻章眼前一亮:「王爺英明!」

奕譓又道:「大院君是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就由陳大人帶還盛京、監押候旨,閔氏亂政,敗壞綱紀,依我之見,先把她接回漢城,幽禁在總監府,以此製衡朝王父子可也。」

李鴻章心說:自古紅顏多禍水,此番叛亂,未必不是你妄動凡心的緣故。

奕譓最後才道:「肅清在朝倭人的事兒就交給鄧參將辦理了。」

鄧世昌打千兒應諾:「嗻!」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都是入秋以後的事了。

明聖帝接到奏本,因與閣臣說道:「朝鮮動亂,雖是蓄謀已久,終究有監管不力的緣故,免革奕譓親王爵,罰俸一年為戒;李鴻章處事老練,深合朕意,可晉一等侯爵;鄧世昌辦事得力,授為水師副將;陳玉成平亂有功,晉為二等侯爵。」

鍾親王奏道:「朝鮮駐軍不足,所以才被鑽了空子,請皇上加派人馬為善。」

明聖帝點了點頭:「李鴻章在折子中推了會辦袁世凱首功,極力誇贊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既這麼著,加他兩級,晉為守備,率兩營兵馬駐紮朝鮮,仍受總監府節製即可。」

鍾親王躬領上諭:「嗻!」

等到百官跪安,明聖帝刻意詢問小叔:「老九看上了朝鮮王妃?」

鍾親王趕忙下拜:「九弟荒唐,臣弟一定重重訓斥他。」

明聖帝抬了抬眼:「教他不要耽誤了正事。」

鍾親王心下稍安:「嗻!」

作者有話要說:  向讀者道歉,簡單解釋一下最近出現的更新頻率問題:青島這邊的一家地產公司要成立自己的建築公司,所以,我應聘來了,麵試時,人力說,建築公司的總經理會在我之前到崗,然而,長達三個月時間,整個建築公司隻有我這個財務一個人,所以,我強烈對公司人力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要求他們盡快招聘總經理,也因此得罪了公司人力。四月底,總經理招來了,我見過一麵後立刻對公司人力及領導提出質疑,認為他不適合做初創型建築公司的領導人。領導和人力表示,他是因為剛來,要適應一下。接下來的三個月,我跟他相處還算融洽,當然,工作推進起來也很困難,因為他屬於內向型的。7月中旬,建築公司又招進5個人,算是開始步入正軌,到上周五,這個總經理辭職了,我了解到,他是被勸退的——我對人力更不滿了,因為在他被勸退前,人力曾找我談過話,我很公正的說了總經理的不足,同時又提出:「你們當時招聘他這樣性格的人來,不就是覺得容易控製嗎?不願意放權給他,又怪他能力不夠,你們不能既想他容易控製、又想讓他有沖勁兒吧?」——現在想來,下一個被勸退的估計就是我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這該死的第二異能 尼羅河的倒影 德妃的躺贏人生 全民領主:開局召喚德邦總管 全球數據化:我能強化萬物 海賊之麥田守望者 離婚後少奶奶她光芒萬丈 你是我的朝思暮想 扮醜後被千億大佬纏上 諸天之天外降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