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風雨欲來(2 / 2)

加入書籤

最為關鍵的是,它還短小精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不是一般的好學,因此顧傾城一入手,就被它給深深吸引住了。

而且還越看越震驚。

看到一半,他便停了下來,滿臉不可思議地問道:「先生,這是您所作?」

「嗯,我過往讀書時,為便於記憶,便把所學之識簡單總結了一番,現在把它給整理了出來,打算將它當成識字啟蒙教材,你拿去跟他們討論一番,看看是否合適。」

鄭經大言不慚地回道。

又把鍋甩到了那個被他所取代了的倒黴鬼鄭經頭上。

這是相當合理的,畢竟《三字經》原本就是讀書之人所學之識的濃縮精華。

而顧傾城也不疑有它,隻是感慨道:「難怪先生十七歲就中秀才,十九歲中舉,現在學問又如此高深,原來是學有方!」

他又一次開啟了腦補模式。

腦補過後,他又說道:「此文豈止是合適?在我看來,此文一出,必成萬世經典,別說啟蒙學童,就連我看了,都想牢記之。」

一記不算馬屁的彩虹屁又從他嘴裡冒了出來。

這話確實不算馬屁,而是客觀評價。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三字經》裡的這些內容,顧傾城雖然十有八九都懂,大部分的出處、典故他都知曉,但在看這篇《三字經》之前,他是一團混沌,而在看了之後,卻是有了一個極為清晰的輪廓。

鄭經剽竊《三字經》,自然不止是原文剽竊,而是在原文的基礎上,將其分為了六篇。

第一篇:勸學篇,主講學習的重要性。

第二篇:仁孝篇,弘揚仁孝的儒家思想。

第三篇:常識篇,從天地人到日月星到三綱五常到七情六欲全都涵蓋。

第四篇:學方篇,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具體怎麼學,全在這裡麵。

第五篇:史學篇,從三皇五帝到秦漢兩晉,全都濃縮在其中。

第六篇:教誨篇,敦敦教誨,如何來學以致用,學成大才。

其實鄭經啥都沒有做,他隻不過是剽竊,加歸納總結,加去蕪存菁,可最終的效果卻是,為天下讀書人指明了學習的方向。

就連顧傾城這樣的已成名士子,在看過之後,也能清晰地知曉,自己還有哪些缺陷,還有哪些書要去讀,在學習方法上有哪些該改正之處。

這也正是三字經一經問世,就能流傳千古的原因。

「哦,既然你覺得不錯,那你就拿下去,跟其他士子商議一番,把它的疏義給備注出來吧。」

鄭經則理所當然地派起了任務。

《三字經》雖然通俗易懂,但行文還是屬於文言文的範疇,因此,要想便於大眾,尤其是初學字的幼童理解,必要的解釋,也就是疏義,還是蠻有必要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一句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典故又來源於哪裡?

這就是疏義所起的作用。

俗話說,無商不奸,而有文化的文人一旦奸起來,比奸商更奸。

按照他的想法,是在把《三字經》作為標準教材推出之前,先利用船上這些士子,整理出來一個疏義版,先普及到現有的讀書人手裡再說。

給幼童啟蒙,先得有足夠多的老師不是嗎?

要是老師都還沒讀懂,又怎麼去教學生?

這就是他的如意算盤,既要賺錢,還要給船上這些士子找點事乾。

顧傾城領命而去。

很快,當《三字經》的手稿在船上傳開之後,船上又起了一片驚呼。

浪之先生之才,堪比聖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